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丛书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及绝缘配合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丛书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及绝缘配合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电工技术,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作者: 刘振亚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10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838244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及绝缘配合》,全书共分5章。主要内容有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电压,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内过电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特高压直流换流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绝缘配合。 本书可供从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的专业人员学习和使用。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根据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介绍了2005年以来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建设特高压电网、促进电网现代化建设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深远意义。本套丛书将介绍七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及绝缘配合》,是其中一本。

本书共分5章。主要内容有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电压,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内过电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特高压直流换流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绝缘配合。

本书可供从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的专业人员学习和使用,也可作为对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世的参考教材。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电压

第一节 直流系统主接线及参数和运行方式

第二节 换流站交、直流侧各点稳态运行电压和特性

第三节 直流系统内过电压及保护

第四节 避雷器的配置和额定参数的选择

第二章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内过电压

第一节 12脉动换流器的投运或停运

第二节 换流站直流侧短路和线路接地故障引起过电压

第三节 直流系统紧急停运引起的过电压

第四节 逆变侧交流系统甩负荷过电压

第五节 直流接线方式转换引起的过电压

第六节 换流站交流侧操作及接地故障引起的过电压

第三章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防雷保护

第一节 特高压直流线路预期雷击闪络率

第二节 特高压直流线路雷电性能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特高压直流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

第四章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

第一节 基本原则

第二节 换流站直击雷防护

第三节 换流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

第五章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绝缘配合

第一节 绝缘配合

第二节 换流站主要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

第三节 换流站直流场绝缘子爬距的选择

第四节 换流站最小空气间隙距离的选择

第五节 输电线路绝缘子伞形和片数的选择

第六节 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距离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电压

第二节 换流站交、直流侧各点稳态运行电压和特性

换流站交、直流侧避雷器参数选择与其安装地点的最高运行电压等诸多因素相关。本节给出稳态运行条件下换流站极交、直流侧各点电压及波形(极Ⅱ电压幅值相同,符号相反),并考虑了两种平波电抗器(简称平抗)布置方式对各点电压的影响。第一种方式为平抗分置在极线和中性母线处,每个平抗电感数值为200mH(平抗分置);第二种方式为平抗仅装设在极线处,电感数值为400mH。

1.直流额定运行工况时各点运行电压及波形

两种平抗布置方式下,在直流双极大地回线或金属回线按额定工况即800kV电压和4000A电流运行时,送受端换流站极I交、直流侧各点运行电压的幅值分别列于表1—2和表1—3中,表中括号内数字即对应的测点(如图1—1所示)。金属回线运行方式下,整流站中性母线不接地,交、直流侧各点电压的幅值与双极额定运行方式相差几十千伏,但两种运行方式的电压波形完全相同。换流站各点电压波形如图1—2~图1—5所示,各图左侧和右侧波形分别对应整流站与逆变站,其横坐标是时间,单位为s;其纵坐标是电压,单位为kV,各点电压均为峰值(下同)。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