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
分類: 图书,艺术,雕塑,
作者: 王宁宁 著
出 版 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1页数: 28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400801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艺术丛书”共30余册,涵盖了人类创造的各个艺术领域,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建筑等各个门类和品种,共收图片几千幅,音乐曲谱近千首,文字近千万。把遐迩闻名、干百年来流传的艺术精品,呈现给广大艺术爱好者,让读者大众在美的世界里和艺术殿堂里徜徉、遨游,在赏析中获得最大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该丛书可读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贯穿全书,是名副其实的大众艺术的读物。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雕塑艺术”。
内容简介
《雕塑艺术》将引领您进入雕塑的艺术天地中遨游,在雕塑的艺术殿堂里浏览徜徉。
雕塑是人类最早创造出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高、宽、纵深三度空间相融合的艺术,是高度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诗篇,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宝藏。
雕塑在各类造型艺术中和人的关系是最深切的,如今在已成为经常可见的艺术了。为帮助读者越过“专业”的门槛来熟识它,本书试图以雕塑公共艺术的天性为引子,以它可触摸的艺术本体和有多重因素的形式美为论述基础,引领大家作一番雕塑艺术长廊的漫步;全书展开了一系列精彩作品的深入鉴赏分析,从人类原始雕塑艺术的诞生到早期文明曙光及古典文明时期不同文化中雕塑发育的成就,从佛教雕塑在亚洲的传播到欧洲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的艰难前进,从近500年间西方雕塑激进裂变之路到全球视野下各大洲雕塑艺术留下的多元文化遗产,及20世纪世界各国雕塑不同方向不同道路的探索发展,做了生动引人的全面介绍。
书中选收全世界优秀传世雕塑作品的图片300余幅。作者力图从人类雕塑艺术的根基和整体面貌出发,从世界全局及人类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与大规律着眼,晓畅活泼地串联起多系列的代表作,期盼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能走进和亲近雕塑艺术、扩大视野、提升艺术鉴赏力。本书还从历史上纷纭繁杂的创作现象与学术争论中抓住一些最基本最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引入新的材料,以推进读者对不同文化的比较考察与多元的审美品评。
本书为艺术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王宁宇 祖籍河南省孟津县,1945年9月出生于西安。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纽约)中国现代艺术学会学术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 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1973年一1980年任陕西省轻纺工业局二轻处工艺美术组(公司)艺术指导,1981年—1985年任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美术摄影部美术辅导,1986年—1989年任陕西省文化文物厅社会文化处美术专干,1990年起任陕西省雕塑院研究员、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会员。1996年底调入西安美术学院,任教授、美术史论教研室(系)主任;2004年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活动涉及美术评论、古代绘画史、民族民间艺术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等领域;雕塑创作主要有: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参与陵区雕塑规划大纲及初期设计方案),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广场雕塑群(总体设计),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桥标及建桥纪念碑(总体设计),301国道灵宝市西入口盘道景观雕塑《灵芝祥鹤》等一系列工程的规划、设计与监制。2000年一2005年主持完成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项目《20世纪中国动画史及中国动画发展战略研究》。 主要著作:《母亲的花儿——陕西乡俗刺绣艺术的历史追寻》(2002年,三秦出版社)、《拥抱尴尬——王宁宇文集卷一当代美术评论编》(2002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海外珍藏王铎墨迹赏鉴》(2000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美之心——[日]河北伦明美术论选》(译著),(1996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雕塑艺术欣赏——人与雕塑》(1996年,山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西部民间美术论——根性文化与文化生态》(1993年,青海人民出版社)等。
目录
引论:具有公共艺术天性的雕塑
1.雅典奥运会引出的话题
2.从希腊回到中国
3.在我们周围看到的雕塑
一 雕塑——可触摸的艺术本体
1.雕与塑,两大基本技术因素
2.实打实的匠作与凝固之魅力
3.环顾八面、统筹三维
4.由形体纯化到造型乐律
5.形式美有多重因素
二 雕塑铭刻的人类早期文明
1.欧亚大陆原始文化中的雕塑
2.两河流域的曙光
3.尼罗河岸的灿烂文明
4.熔铸生命于器用的中国(上)
5.熔铸生命于器用的中国(下)
三 希腊罗马古典雕塑的成就
1.古希腊雕塑中的人与神
2.人体美的法式与美神的诞生
3.由崇高、优美、媚美到冷峻的美
4.罗马雕塑——城市文化的物质形态
四 中国古典雕塑的本土育成
1.匠意别开生面
2.自然写实刮目看
3.南北交融与形神整合
4.扭结天地人
五 佛光辉耀下的造像胜景
1.天竺佛教造像的缘起
2.佛教及其造像的东渐
3.西方圣人的中国心
4.朝鲜、日本、东南亚的遗迹
六 欧洲: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
1.黑暗中的中世纪初期
2.大教堂时代的雕刻
3.复兴的起步与巨人的诞生
七 西方雕塑走向近代之路
1.从风格主义到巴洛克
2.西欧雕塑中的新风格
3.社会激变时代的大师们
4.塑造人类灵魂的罗丹
5.20世纪大变革的前奏
八 全球视野下的多元遗产
1.大洋洲、美洲土著的雕塑原创
2.黑非洲的意兴和手段
3.草原文化的另类遗珍
4.中世纪以来的中国雕塑
5.中国传统雕塑的边缘景象
九 20世纪雕塑:西方的激变
1.打破藩篱,翻新改制
2.怀念家园,梦追活力
3.从抽象表现到后现代主义
4.环境雕塑面目刷新
十 20世纪激变,西方之外的世界
1.俄罗斯—苏联的回顾
2.东欧各国的独立之路
3.中国新兴雕塑的苦旅
后记
书摘插图
二 雕塑铭刻的人类早期文明
艺术学家告诉我们,各种艺术都是人类以一定的审美理想为立场和出发点,认识自己身边的世界并对这个世界加以形象化的想象、解释和再现的结果。而文化人类学家则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共同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产物,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是人类进步历史上一切实践活动的痕迹。人类的文化史就是人在这种共同创造的实践活动中改造着客观对象并同时改变着自己,在这种活动中留下自己进步演化痕迹的历程。由此我们想到被今人称为“艺术品”的许多古代雕塑遗物,究其实,并非是被社会公认为更高雅、更令人心旷神怡的那部分生活;在它们当时产生的岁月,本来既是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对象又是这些活动的载体或媒介工具,既是外在的物质又是人类心智和技能的延长;它们与创造它们的人类共同组成文化史的生动内容,因此是作为人类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积极存活的。历经沧桑巨变,如今只有些许远古雕塑如同从天外飞来穿过了大气层的陨石一般伤痕斑斑地存在下来,孤独、静默,然而却顽强地向我们诉说着先民那些遥远历史活动的真确。而这也就是它们被现代人类社会特别珍视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本章里,我就想特地从文化史的视角出发,观摩分析一些人类早期社会的雕塑艺术遗珍。
1欧亚大陆原始文化中的雕塑
距今大约两万多年前,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时,原始的雕塑艺术便产生了。从那时期的遗作上,生动地显示着雕塑在当时人类生活中特殊的重要地位和推动艺术创作的原点。旧石器时代以模仿与纪录自然形象为特色的原始雕塑的发现,主要集中在西欧的法国南部与西班牙北部。从l833年的初次发现至今,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