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与农作学 (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农业水利工程)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农业基础科学,
作者: 龚振平主编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3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84630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全书共8章并含10个实验,主要包括土壤形成与分类、土壤基本特性、土壤水分、土壤耕作与管理、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作物与水分关系、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和节水农作制等内容。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土壤基本参数测定及植物生理指标测定等。
本教材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可作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研究与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总前言
前言
绪论
第1章土壤形成与分类
1.1基本概念
1.2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
1.3土壤质地与组成
复习思考题
第2章土壤基本特性
2.1土壤酸碱反应
2.2土壤交换吸收性能
2.3土壤养分
2.4土壤的结构性和孔隙性
2.5土壤的通气性
2.6土壤热状况
复习思考题
第3章土壤水分
3.1土壤水分类型
3.2土壤水分能态
3.3土壤水分运动
3.4土壤墒情和田间墒情监测
复习思考题
第4章土壤耕作与管理
4.1概述
4.2农田土壤水分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
4.3耕作与土壤水分关系
4.4施肥与土壤水分关系
4.5保护性耕作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5章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
5.1盐碱土改良
5.2风沙土与荒漠土壤改良
5.3低产红壤土改良
5.4渍害水稻土改良
复习思考题
第6章作物与水分关系
6.1作物水分生理
6.2作物与水的生态关系
6.3作物需水规律及对灌溉排水的要求
复习思考题
第7章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
7.1概述
7.2水稻灌溉技术
7.3小麦灌溉技术
7.4玉米灌溉技术
7.5大豆灌溉技术
7.6棉花灌溉技术
7.7甜菜灌溉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8章节水农作制
8.1概述
8.2作物节水增产的生物学依据
8.3发展节水农作制
复习思考题
附录实验指导
实验一土壤剖面观察与记载
实验二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与保存
实验三土壤pH值、电导率与可溶性盐的测定
实验四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五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
实验六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实验七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测定(环刀法)
书摘插图
第1章土壤形成与分类
1.1 基本概念
1.1.1土壤
关于土壤的概念,不同学科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认识。地质学家认为土壤是破碎了的陈旧的岩石,是风化的产物。生物学家认为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物地球化学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转化)最活跃的生命层。环境学家认为土壤是重要的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缓冲带和过滤器。在水利、土木等工程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认为,土壤是承重受压的基础,是一种物质材料。
在农林方面应用较多的,是从生物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地。前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提出: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随着人们对土壤基本物质组成的正确认识,土壤概念的解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溶液)、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