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理论与实践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阮汝祥著
出 版 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35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2184015包装: 精装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抓住了我国国防建设中的关键,从宏观、战略高度,以敏锐的洞察力、科学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对军民融合机制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专题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促进军民融合的九大机制框架,并设计了机制评价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指标体系。研究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贴近中国国情,较为全面地回答了如何把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我国军民融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理论著作,介绍了军民融合的历史和国外部分国家发展概况,分析了军民融合中的重大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对我国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专题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军民融合的实践模式,机制框架和措施,并设计了机制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我国军民融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
本书适于政府有关部门、军工和民用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的科研和管理人员阅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概述
1.1.1 国防经济
1.1.2 国防工业
1.1.3 军品及军用品
1.1.4 军工企业
1.1.5 军民结合
1.1.6 寓军于民
1.1.7 军民融合
1.2 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关系
1.2.1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1.2.2 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技术关联性
1.2.3 国防科技工业对其他工业在资源方面的“挤出效应”
1.3 军民融合的必要性
1.3.1 军民融合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现军民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
1.3.2 军民融合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1.3.3 军民融合有利于国防基础能力的提高
1.3.4 军民融合是军民结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1.3.5 军民融合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我军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1.4 军民融合的可行性
1.4.1 高技术及产业化快速增长的势头为军民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1.4.2 丰富的高技术资源为军民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1.4.3 民用高科技企业明显的发展优势为军民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1.4.4 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为军民融合营造了有力的法规制度环境
第2章 军民融合的发展历程
第3章 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考察
第4章 军民融合协调发展机制建设
第5章 军民融合的机制设计和评价
第6章 军民融合与产业发展重点和措施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1章 绪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地位,深刻揭示了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是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设计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时,即把国防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研究,逐步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这一总体布局中。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又有了新的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