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转型与国际秩序

亚洲经济转型与国际秩序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经济,国际经济,

作者: 沈丁立,任晓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5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808519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亚洲的增长将越来越显著地受到能源制约,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大国,其能源紧平衡将挑战增长的持续性。亚洲需要利用国际市场缓解能源压力,但更需要调整增长方式并寻求替代方式。中国已提出将粗放型发展转变为集约型发展,通过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结构转型减弱对能源的刚性依赖。同时,亚洲国家纷纷完善能源储备体系,改革定价机制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动技术创新以开发替代性能源。

本书主要关注亚洲地区的政治与经济问题,共收录了16篇文章,集中探讨了亚洲地区各行为体间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

本书涉及的题材广泛,包括中国和印度的双崛起及其对亚洲国际秩序的影响、东北亚安全合作、中国和拉丁美洲的经贸关系、亚洲的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亚洲国际秩序的重要问题,论文作者们对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目录

“上海论坛2008”共识:亚洲在转型中增进社会福祉

Shanghai Forum Consensus 2008:To Promote Asian Social Welfare through Transition

“上海论坛2008”“亚洲经济转型与国际秩序”分论坛白皮书

东亚地区合作发展的趋势与地区关系

Japanese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Asia

Asi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A View from India

Rise of India and China and Impact on Asia

Rise of China and India-Impact on the Asian Balance of Power

Sino-Indian Relations:Quest for Strategic Partnership

在适应与塑造之间:中国与亚洲地区主义

China and Northeast Asian Cooperation

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与东亚安全机制建设:动力、构想与面临的问题

中国云南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与GMS和谐区域建设

The Path of Transformation to Social and Economic Stability-The Role of Private Sector

Economic and Trade Conditions between Latin America and China:Present and Future for Cooperati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Management of Regional Security in Asia

中国发展模式:最不坏的模式

亚洲经济转型与国际秩序——上海论坛2008年分论坛会议综述

书摘插图

“上海论坛2008”“亚洲经济转型与国际秩序”分论坛白皮书

2008上海论坛“亚洲经济转型与国际秩序”分论坛将围绕如下三个议题展开讨论。本白皮书分别阐述三个议题如下。

一、中国与印度的崛起对亚洲的影响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长远来看,最为重要的变化当属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中国和印度均为世界文明古国,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强,还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共同崛起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就趋势而言,中印崛起对亚洲政治、经济、社会、区域合作、地区格局乃至亚洲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中的战略地位,都将继续产生重要乃至重大的影响。

(一)中印呈现强劲堀起势头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经济保持年均9.6%的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分别高居世界第四、第三、第三和第一位。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当前,中国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并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