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研究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徐建平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41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047181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清末宪政改革是中国政治向近代转型的一场重要政治实践活动,是中国由传统君主专制政治向近代民主政治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开始。民主宪政建设离不开固有的文化传统,从源头上厘清我国宪政发展的轨迹,对于当代宪政建设将会有相当的助益。本文在挖掘大量新史料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理论,具体剖析直隶这一特定区域内社会各阶层,为建立立宪政体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政制活动,并通过考察直隶地方政府在近代宪政改革中的制度建设,探讨社会各种势力在宪政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而阐释地方宪政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在系统收集有关史料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社会背景和直隶行政体制改革、司法改革、地方自治与政治参与、顺直谘议局的议政实践与社会改革等宪政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社会各种势力在宪政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揭示了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特点和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徐建平,女,1965年生,河北灵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世界宗教研究》、《史学月刊》、《历史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满族研究》、《北方论丛》、《历史教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参与《河北经济史》、《晚清直隶总督与辖区经济开发》等学术专著多部,参与省级课题《清季北洋势力的崛起与直隶的社会变动》等多项。
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三 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研究
四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二章 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的直隶地方社会
一 新经济关系的萌发
二 思想文化的丕变
第二节 直隶舆论界的政治表达
一 直隶民办报纸与宪政宣传
二 直隶地方官报与宪政宣传
第三节 直隶社会各界的立宪活动
一 直隶绅、商的立宪活动
二 滦州新军的立宪活动
三 直隶学界的立宪活动
第四节 直隶地方官的宪政诉求
一 直隶总督的宪政认知
二 直隶基层官员的宪政改革对策
三 直隶地方官对宪政的督导
第三章 清末直隶行政体制改革
第一节 直隶行政机构改革
一 整饬吏治
二 行政组织改革
三 行政机构职能改革
第二节 直隶行政区划改革
一 直隶疆域改制大讨论
二 加强边地建设
三 京畿区划改革
第三节 直隶八旗改制
一 直隶改旗为民的规划
二 直隶旗人与宪政改革
第四章 清末直隶司法制度改革
第一节 直隶司法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一 法律人才培养走向正规化
二 注重对官绅短期培训
三 派遣留学生培养法政人才
第二节 直隶审判制度改革
一 新式审判机构的创建
二 直隶新式审判制度解读
三 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努力
四 直隶检察制度的创建
五 直隶基层司法制度改革
第三节 清末直隶狱政改革
一 导入西方近代狱政理念
二 创新监狱管理模式
三 明确监狱部门职责
第四节 直隶各界与清末修律
一 直隶与清末民法建设
二 直隶与清末刑法建设
三 直隶与清末媒体立法改革
四 主张制定“航律”
第五章 清末直隶地方自治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直隶地方自治兴起的背景分析
一 思想渊源
二 租界的示范效应
三 都统衙门的影响
第二节 天津自治模式剖析
一 天津府自治局的创办
二 天津县议事会、董事会的成立
三 天津自治的社会功能考察
第三节 直隶地方自治的全面展开
一 自治人才的储备
二 直隶上级自治的发展
三 直隶下级自治建设
第四节 直隶地方自治中的社团
一 政治类社团
二 经济类社团
三 风俗改良类社团
四 科教文化类社团
五 清末直隶社团的启示
第六章 顺直谘议局的议政实践与社会改革
第一节 顺直谘议局的筹备与选举
一 筹备选举
二 顺直谘议局的建立
三 选举的特点
四 选举的意义
第二节 顺直谘议局的议政实践
一 顺直谘议局的运作
二 顺直谘议局与国会请愿运动
三 顺直谘议局与辛亥革命
第三节 顺直谘议局与分权制衡体制的产生
一 争取分权制衡
二 加强监督制约
三 注重协调功能
四 以“自治”限制“官治”
第四节 从议案看顺直谘议局的改革趋向
一 以经济改革促宪政改革
二 推广教育以增强立宪的国民基础
三 扭转社会风气以培植立宪的社会土壤
第七章 结语
一 直隶宪政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二 直隶宪政改革的特点
三 直隶宪政改革的历史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二章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社会背景
晚清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富国强兵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通过兴办洋务使国家富强。但是,甲午战争使他们的梦想破灭,“中体西用”观念受到质疑和挑战,他们认识到,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输入已经不能单纯停留在技术和器物层面,进行文化和政治变革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种形势下,直隶各界加强了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他们通过著书立说、创办报纸等形式,不断冲击封建政治和文化,改变国民心态。同时,直隶地方政府通过创办地方官报,介绍新知、宣传宪政思想,表达对政治改革的积极态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直隶在行政机构改革、司法制度改革和地方自治活动中,形成了“官府主导”的特点。而直隶绅民的积极参与,又为直隶宪政改革中形成“官民互动”的局面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的直隶地方社会
鸦片战争使中国传统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受到了巨大冲击,清朝的统治也随着外族入侵和国内人民的反抗而日益衰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成为诱发社会变革的动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