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
分類: 图书,传记,其他,
作者: 李鸿渊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9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872468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人类社会自古就是以群落为单元的,而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内涵及其历史传承。虽然有些一群落为社会的最底层,不为主流杜会所认可。但他们仍按自身的方式存在着、发展着,并绵延几千年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使其成为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丰富和文化补充。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低处纳百川”,其中的文化意蕴令人玩昧反思。
宦官制度是中国君主专制机体上滋生出来的一颗难以清除的毒瘤。其危害之深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可说是中国历史的不幸。且其在中国历史上存留时间之久,也是世界上仅见的一种奇特社会现象。本书共设十章。前两章为总论,简要介绍了宦官和宦官制度的来龙去脉,宦官的畸形人生;后八章为分论,根据宦官的功过与品行,将其分为八类,选择性地介绍了四十多名宦官。在编写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地遵循依据史实、褒贬分明、评述客观、行文简要的原则。
世界文明古国创造的人类伟大文明,唯独华夏文明独存,其他的文明都衰落、消失了。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华夏文明中由于有群落生态的光辉,得以使这一文明延续下来,确是毋庸否认的。《古代社会群落文化丛书》将中国古代群落生态看做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道德力量,是华夏文明的奇葩。研究中国文明史如果忽视中国古代群落生态。是极其不应该的。现在,西方人都承认了我们古代的群落生态,为什么我们自己还要忽视,不站出来进行全面研究,以弥补这一疏忽呢?
本丛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群落生态作为具象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寻找其与现代生态伦理文明的转化机制,对其当代价值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考察。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既多方面揭示,又重点突出:既纵向考察,又横向比较。将研究对象始终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大背景之中,以便古为今用,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简介
宦官制度是中国君主专制机体上滋生出来的一颗难以清除的毒瘤。其危害之深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可说是中国历史的不幸。且其在中国历史上存留时间之久,也是世界上仅见的一种奇特社会现象。本书共设十章。前两章为总论,简要介绍了宦官和宦官制度的来龙去脉,宦官的畸形人生;后八章为分论,根据宦官的功过与品行,将其分为八类,选择性地介绍了四十多名宦官。在编写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地遵循依据史实、褒贬分明、评述客观、行文简要的原则。
目录
第一章 宦官溯源
宦官产生的根源
宦官的称谓
宦官的来源
宦官的双重身份
宦官机构的演变
第二章 宦官的畸形人生
宦官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宦官的衣食住行
宦官的闲暇娱乐
宦官的命运与结局
第三章 窈弄权柄的奸宦
指鹿为马的赵高
暗语伤人的石显
惑主误国的黄皓
弑帝害王的宗爱
废后戮相的刘腾
挟帝杀相的仇士良
擅权致祸的田令孜
断送北宋的童贯
擅作威福的汪直
恶贯满盈的刘瑾
十恶不赦的魏忠贤
狐假虎威的李莲英
第四章 聚敛钱财的贪宦
仗势贪婪的窦文场、霍仙鸣
贪财取祸的冯保
敲骨吸髓的高淮
自宫求富的小德张
第五章 污乱宫闱的秽宦
赵姬男宠嫪毒
哀帝面首董贤
理宗腻宦董宋臣
奇皇后情人朴不花
第六章 肇始恶端的乱宦
西园买官的张让、赵忠
弑后立君的李辅国
任观军容史的鱼朝恩
废弑君王的王守澄
立祠的太监王振
第七章 亦正亦邪的宦官
忠心王室的郑众
谨慎精明的高力士
屯兵西北的张继能
常胜将军杨思勖
第八章 身残志坚的英宦
骁勇善战的秦翰
七下西洋的郑和
巡边立碑的亦失哈
敢于造反的刘金、刘德才、杨进忠
第九章 清廉敢谏的直宦
清忠敢谏的吕强
忠贞善谏的张承业
犯颜直谏的邵成章
直言敢谏的李邦宁
廉直力谏的怀恩
守法廉明的陈矩
舍身死谏的寇连材
第十章 多才多艺的智宦
协律都尉李延年
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
富于才智的革新家刘承规
城池建筑奇才阮安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宦官溯源
宦官的称谓
在中国历代有关史籍以及古人的世俗用语中,宦官有着众多的名称。粗略统计,中国历代关于宦官的称谓多达数十种,现择其要者列举如下。
寺人:“寺人”是为宦官的早期称谓。原泛指奴隶制时代宫廷内供使令的近侍小臣,后专指经过阉割的宦官。关于寺人的得名,有人曾错误地认为:经过阉割后的男性,如寺庙中的僧人一般,故以“寺庙”之“寺”名之。这种解释其实大谬不然,纯系望文生义。寺人的称谓,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即已开始出现。其时佛教尚未传人中国,中国境内并无僧人及庙宇寺院,因而根本不可能存在将宦官与寺庙僧人相类比而得名的问题。其实,寺人是根据其内廷侍奉的职掌而得名的。“寺”通“侍”字。古人指出:“寺如字,又音侍,本亦作侍字;寺人,奄人令。”(《诗经秦风车邻》郑氏笺)“云寺之言侍者,欲取亲近侍御之义,此奄人也。”(《周礼天官冢宰》贾氏疏)有关寺人的记载,多见于《春秋》、 《诗经》、《周礼》等先秦典籍之中。
宦官:又作“宦者”、“宦人”。“宦”的字义,原本包括臣隶、仕官等。自战国秦汉之后,宦官、宦者始渐成为阉人的专称。古人曾释“宦”为“养”:“宦者,养也;养阉人使其看宫人,此是小臣。”(《文选范哗(宦者传论)》李善注)宦者名称的出现,应早于宦官。在战国之后、清代之前的官方文书中,宦官和宦者是通常的正规称呼。如历代正史为阉人作传,大多称为“宦官传”或“宦者传”。此外,宦者也是古代的星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