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约翰逊政府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世界政治 ,
作者: 姜振飞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1页数: 319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6908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以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的演变为线索,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对约翰逊政府推动核不扩散体制形成的复杂动机和美国对核不扩散体制形成所做的贡献作了重点介绍。全书共分4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美国约翰逊政府之前的美国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美国约翰逊政府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约翰逊政府与世界无核区建设和美国约翰逊政府与美苏战略武器限制谈判。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美国是首先制造和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在核不扩散体制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书力图在吸收和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角度再现对约翰逊政府与核不扩散体制之间的关系。本书以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的演变为线索,重点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分析了约翰逊政府推动核不扩散体制形成的复杂动机和美国对核不扩散体制形成所做的贡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美国约翰逊政府之前的美国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
一 美英核合作与美国核保密政策
二 《麦克马洪法》与《巴鲁克计划》
三 艾森豪威尔与美国的“和平原子能计划”
四 肯尼迪政府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第二章 美国约翰逊政府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一 约翰逊政府推行的核不扩散政策的历史背景
二 约翰逊政府和欧洲“多边核力量”计划
三 约翰逊政府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四 约翰逊政府的其他防扩散措施
第三章 美国约翰逊政府与世界无核区建设
一 约翰逊政府和非洲无核区
二 约翰逊政府和拉美无核区
三 约翰逊政府与中欧无核区的倡议
四 约翰逊政府与《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
第四章 美国约翰逊政府与美苏战略武器限制谈判
一 战略武器的“冻结”问题
二 战略武器和核原料缩减问题
三 美苏关于“核保护伞”问题的争论
四 美苏关于以反导问题为核心的战略武器限制谈判的准备
结束语
附录
Ⅰ 拉美无核区谈判委员会有关核国家尊重拉美无核区地位的报告(第7和第8款)
Ⅱ 《拉美无核区条约》附加议定书
Ⅲ 美国国防部长克利夫德致约翰逊总统的备忘录
Ⅳ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约翰逊总统的备忘录
Ⅴ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约翰逊总统的备忘录
Ⅵ 苏联对美国决定部署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应
Ⅶ 美国部门委员会关于战略导弹谈判的建议
Ⅷ 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和军备控制与裁军署署长福斯特给约翰逊总统的备忘录
Ⅸ 关于战略导弹限制谈判的美国最初立场介绍
Ⅹ 战略导弹限制谈判基本立场文件(给美国代表团的指导性意见)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美国约翰逊政府之前的美国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
自从美国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核武器后,鉴于它在广岛和长崎核爆炸中所显示出来的巨大破坏力,防止核武器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就成为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随着冷战的爆发和不断加深,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就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最优先目标。在此背景下,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了美国与苏联之间争夺世界霸权斗争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在美国约翰逊政府开始与苏联一起推动国际社会达成《核不扩散条约》之前,美国先后提出了《巴鲁克计划》,通过了《麦克马洪法》,又提出“和平原子能计划”,推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立,还与苏联和英国一起在莫斯科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其核不扩散政策经历了一个由实行核技术保密政策到争取原子能的国际控制再到推动和平利用核能的过程。虽然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首先服务于其与苏联争夺核优势和世界霸权的目标,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处于次要地位,但它仍在客观上推动了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建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仍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