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女性:女性与法律
分類: 图书,法律,法的理论,法理学,
作者: 陈淑华著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18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57042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18岁至50岁的女人看的书,是写给想要理性人生的女人们看的。
本书中关于女性在人生中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探讨,如:女性在学业追求与情感发展关系上的选择;女性在自身发展机会与坚守爱情关系上的取舍;女性在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关系上的把握;女性在婚姻中的自我保护与主动妥协关系上的协调;女性在消费中的维权技巧与误区的防范,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作者以一个法律教学和研究者的视角,以及作者作为不惑之年的女性,对人生的感悟,谈了不少个人观点。
目录
第一章 女大学生在学业发展与情感选择中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当代女大学生群体分析
第二节 女性在学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第三节 女性在情感追求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第四节 女大学生在学业追求与情感发展关系上的选择
第二章 女性在就业与创业中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女性就业分析
第二节 与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
第三节 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
第四节 女性在就业与创业中面临的难题探讨
第三章 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婚姻法》热点探讨
第二节 《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新增内容
第三节 婚姻关系中遭遇的法律难题
第四节 女性在婚姻关系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作为母亲的女性
第二节 作为妻子的女性
第三节 作为女儿的女性
第四节 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中的女性
第五章 女性在消费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女性消费特点的分析
第二节 消费者的法定权利探讨
第三节 消费者的维权途径与技巧
第四节 消费者在维权中的误区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女大学生在学业发展与情感选择中的法律问题
女大学生正处在学业发展与情感选择的困惑时期。一方面,面对日趋激烈的学业竞争,女性应当坚守法律的底线,诚信竞争,拒绝作弊及剽窃;另一方面,面对情感的追求,女性应当坚持享受爱情,但绝不做“第三者”或“二奶”,反对重婚。同时,当女性面临学业发展与情感之间的冲突时,掌握一定的取舍原则,才能做到从容应对,理性取舍。
第一节当代女大学生群体分析
时代的变迁影响了妇女的地位及其发展道路,女大学生作为社会女性发展的代表性力量,其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折射出了众多社会元素。与过去的青年女性知识分子相比,今天的女大学生具备突出的特点。校园里,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特点的女大学生越来越多。
一、女大学生的特征分析
首先,具有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化发展迅速,更加自信、独立。和以往传统妇女不同,今天的女大学生,少了对他人的依附,多了独立自主的强烈意识;少了对大流的跟随,多了对个性和自我解放的追求和表现;少了囿于自我小天地里的悲悲切切,多了社会大舞台的孜孜以求;少了被动的怨天尤人,多了主动的进攻与冲击。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社会活动领域,女大学生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占取优势,而且在积极性和表现力方面也日益取代男大学生的主体位置,成为活跃校园生活的主要力量。当今的女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往往比中老年妇女更热心,她们有更强的对外开放的意识和吸纳不同事物的胸襟,她们有更强的公民意识,注重环境保护,更加热心于公益事业。
其次,思维独立,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在物质化、现实化的潮流中强调人性的解放,追求“精神”的自我完善。
和男性大学生一样,当代女大学生更加真实和实在,她们摒弃那些空洞的形而上学甚至虚伪的所谓“政治”,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少了些热情和口号,却多了实实在在的认识和踏踏实实的努力。她们爱美、渴望成才、企盼致富、相信事实、做事认真、关心事业、关心家庭、关心时事、关心经济政策、关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她们对事业和进步的追求尽管或多或少地带上了功利性的色调,但却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真实和可信。但同时,她们有着积极的休闲态度,兴趣广泛,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强,竞争意识日渐健全。在市场经济物质化、现实化的社会背景下,追求“精神”的自我完善,追求自我。但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利己主义的自我,它包含着尊重人的发展性、独立性,强调个人人性的充分解放与全人类彻底解放的一致性等内容。在道德追求上,她们冲破传统的众多道德界限,充满着新异,甚至叛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在两性关系和婚姻恋爱问题上,她们中的某些人比一般同龄人走得更远,也更开放和现代。但同时,就大多数女大学生来说,她们的道德状态更符合道德本身的界定,即更强调自觉性、自律性,更多地去追求精神的完善和真实的自我。
最后,思想解放,价值观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在外部世界的冲击下,实际生存呈现出多元状态。
和过去的妇女相比,今天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包括女大学生在内,其思想活跃的广度、思想解放的深度不仅列社会之首,而且也是父辈们无法比拟的。她们的价值观从单一走向多元,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甚至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但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总体上仍居于主导地位;她们的信仰可能没有那么虔诚,那么统一,但却真实,没有谎言,没有盲从;她们思维独立,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具有批判精神;她们悟性强,个性明显,思想活跃,想象丰富,接受新事物快。女大学生等等这些特点通过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外表形象、服饰打扮和言谈举止一点一滴地表现出来,构成了大学校园里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代女大学生的特征,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客观存在着相似性和共性的特征。尤其在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倾向性。
二、女大学生的优势分析
第一,智力分布呈均衡状态。智力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有关学者调查研究证明人的智力水平属正态分布,即智力低常与超常者占少数,正常水平者居多数。从我国高校情况看,重点院校、尖端学科女性所占的比例小,但在一般院校女性总体素质不比男生差。
第二,形象思维力及其直觉判断力强。思维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它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从生理上来讲,女性的大脑左半部分发育比较快,在语言上的优势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语言表达、语言流畅、口齿伶俐等方面的语感、形象感等,女大学生从总体上看均强于男大学生。
第三,顽强的毅力,执著的追求。学习生活是大学校园交响曲中的主旋律,改革开放既给人带来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竞争机制的建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学府的女大学生,是中国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以其特有的敏感,对社会的种种变化会做出迅速的反应。心理学家认为,从生理角度上看,女性更富有耐性和坚韧性,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多数人表现出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尤其是知识女性最为明显。对女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54.3%的人觉得自己的成才愿望很迫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三好学生及其优秀学生干部或学习标兵中,几乎一半以上为女性。她们中的不少人能把视野扩大到广泛的领域,以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追求,不仅在学业成绩上求精,而且在掌握知识上求新求博,在实践中又特别珍惜那些可增进能力的机会。
三、女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第一,价值选择能力。即培养女大学生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社会的多元化对妇女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女大学生更是面临各种文化形态的挑战,只有具备独立选择的能力,才可能在各种诱惑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好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二,社会适应能力。即帮助女大学生培养适应社会的两种能力。一个方面是认同和接纳社会制度价值,这是一个现代人社会发展的前提,你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总是与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东西格格不入,从个体来讲就会发生适应不良。任何一个人要发展,认同社会制度价值、与主流文化价值保持内在的一致是前提条件,一个对所处社会制度价值抱有错误、甚至敌对态度的人,不可能在其他方面有顺利的发展。所以讲政治应该是当代女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是对自我发展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适应,就是要解决个人的主观自我性发展与社会的客观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处理个体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方式和能力。这包括对他人要“容”,即个体对他人要有包容和接纳之心,要学会去理解他人,使相处氛围融洽;对社会要“适”,即个人要积极地适应社会、接触社会、关注社会,要时刻处于主动的、积极的心态;对自然要“合”,即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同时,主动合理地利用规律,做到“天人合一”;对自我要“知”,即对自我有完全的了解和接纳,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估自我,合理地接纳自我。
第四,心理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个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认知社会和自然的能力及方式。与传统的学习不同,一个人在智力上的优势不再集中于对具体学问的掌握,更不体现在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的拥有。学会学习,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成为现代社会对一个人智力素质的重要要求。二是社会的变迁形成了对人们生存空间有形或无形的挤压,越来越多的人发生心理或情绪上的危机,抗拒压力与耐受挫折等心理调试能力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生存能力,不仅挑战青年人的发展,也同时挑战对青少年的教育及服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为心理健康提出了九条标准:一对现实具有高效率的知觉;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情感;能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接受自然;在其环境中能保持独立,能欣赏宁静;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理论;对平常的事物能欣然对待,甚至对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情,并具有乐于助人的热心;具有民主的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能承受欢乐和忧伤。对女大学生来说,人格不仅是心理的,也是社会的;表达的不仅是性格,也是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