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课程·资格—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

能力·课程·资格—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类教育,

作者: 陈李翔著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28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56813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本书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作者在涉及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制定、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等各种演讲中所使用的幻灯片,经过编辑整理,并加上了一些解说,成为“能力课程资格”。二是作者在各种业务会议上的发言和部分已经发表过的文章,经过编辑整理,成为“我的言论”。

作者简介

陈李翔,湖南省常宁市人。供职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立志做一名非学者。因工作需要,驰骋中国职业培训界凡二十余年,常清谈能力,专攻资格,兼议课程,终无所成。

目录

一、能力课程资格

Ⅰ能力

认识职业

职业能力分析

Ⅱ课程

课程开发

Ⅲ资格

技能人才评价

二、我的言论

新经济新人力

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简史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未来

产业现场的需求是职业资格的源泉

关于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思考

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再认识

职业资格与社会公平

高技能人才漫谈

就业导向:风起于青萍之末

能力与标准

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

关于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思考

关于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引进工作的思考

关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状况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一、能力课程资格

Ⅰ能力

认识职业

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满足职业世界的发展需求。因此,凡欲做职业教育和培训,必得先认识职业。

1.职业和职业的特性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一切对于工作活动(包括教育活动)的规范都是通过职业的方式来进行的。

在早期人类活动中,社会分工主要与性别相关,最基本的分工就是男耕女织。《天仙配》七仙女对董永唱的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

在农业社会中,最早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的职业大概是“巫”。因为早期人类活动中,主要的社会性活动就是人与天的对话,“巫”能通神明,那么就专司其职吧。随着社会发展,部族管理、礼器和工具制造等开始逐步独立出来,于是又产生了“士”和“工”。随着交换活动的频繁,又产生了“商”。

人们逐步意识到,社会的分工使劳动的技艺越来越专门化,这可以大大地提高劳动的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分化,于是就形成了日益多样性的职业世界。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一切对于工作活动和教育活动的规范都是通过职业的方式来进行的。

从职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本质上是人获得生存条件和满足发展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的基本手段。因此,职业的第一个特性就是它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业人员谋生的目的,二是从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目的,三是实现职业功能的社会目的。正因为职业活动的产出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人员才能通过交换劳动而取得报酬以维系生计。这个过程就是就业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