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护体制改革研究—社会政策论丛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尚晓援著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1字数:版次: 1页数: 34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456494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保护的理论:包括对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等概念定义的讨论和界定和比较社会政策研究的内容。第二,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和讨论,包括中国以社会保险和城市职工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形成、社会保障与平等的关系以及全球化挑战下中国社会政策的选择等。这个研究取向也反映了笔者对我国社会保护制度发展的整体思路。第三,对中国社会保护体制改革的探讨,包括对中国社会救助体制改革、残疾人就业政策改革以及对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社会保护等进行实地调查的结果。
笔者对中国社会保护制度改革的基本观点是:在中国,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选择收入安全作为最主要的社会政策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同时,政府不能放弃对最困难的社会群体进行救助的责任。所以,经济上具有可行性的政策选择是:建构安全网,把对最困难的社会群体进行救助和提供服务的责任充分承担起来,兼顾收入安全和社会公平的政策目标,让能够自立的社会群体最大限度地自立,从而利用最低的经济成本确保社会安定,增进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以达到实现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这个基本观点贯穿了本书的各个章节。
本书适合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制定者、实践者、研究者和学生使用,也适合关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一般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尚晓援,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中心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英国Sussex大学博士。著有《寻找公民社会》(合著,牛津大学出版社)、《冲击与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保护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国弱势儿童群体保护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主持了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儿童福利院调查等多项调查。获澳大利亚外交部澳中委员会2003年人权奖,2003年获民政部重点课题一等奖,2006年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国际社会保护理论与制度
第一章 国际社会保护理论
第一节 国际社会保护理论基本概念的一般涵义
第二节 国际社会保护制度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国际社会保护理论的当代形态
第四节 中国学术界对社会保护理论的不同理解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际社会保护制度
第一节 社会福利制度的类型
第二节 福利国家的危机及社会福利概念的演变
第三节 不同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澳大利亚的社会保护模式
第一节 澳大利亚社会保护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形成的历史原因
第二节 澳大利亚社会政策的优先目标
第三节 澳大利亚社会保护的主要方法与支付体系
第四节 澳大利亚社会保护政策的效果及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二编 中国社会保护的历史和现状
第四章 新中国社会保护制度的形成
第一节 政治选择:建立早熟的社会保险项目
第二节 中国社会城乡划分与部门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的确立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的政策模式及其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新时期社会保障制度不平等分析
第一节 社会保障不平等问题的定义和衡量指标
第二节 养老保障的城乡和地区差异
第三节 失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不平等范围的缩小
第四节 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节 农村社会救助的性别和地区差异
第六节 减少社会保障不平等程度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面临全球化挑战的中国社会政策选择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社会政策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结构性分裂与安全网的缺失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改革政策的目标转换
第四节 中国社会政策的目标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网
参考文献
第三编 中国社会保护制度改革
第七章 中国社会救助体制改革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救助的国际趋势
第二节 中国社会救助发展的理论背景和制度背景
第三节 中国社会救助的项目及其在社会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第四节 中国城市社会救助原则和方法的变化
第五节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政策争论及其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第八章 残疾人就业政策改革研究
第一节 制度背景:计划经济时期的残疾人就业政策
第二节 经济转型期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变化与福利生产的市场化改革
第三节 南京市和兰州市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成就
第四节 市场改革深化中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局限和未来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社会福利社会化:兰州和南京市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社会经济和政策背景
第二节 兰州和南京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机构照料
第三节 兰州和南京对孤残儿童的机构照料
第四节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和潜在问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孤残儿童社会保护体制改革研究
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背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排斥
第二节 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保护的影响
第三节 孤残儿童养护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成功对社会福利整体改革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农村孤儿社会保护制度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全国孤儿群体的总体状况与实地调查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农村孤儿健康成长的基本需要与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 国家和家庭在农村孤儿救助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四节 农村孤儿群体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国际社会保护理论
第一节 国际社会保护理论基本概念的一般涵义
在国际学术界,与社会保护理论和实践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使用频率非常高。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不同的学派,人们对这些概念的内涵会有不同的理解。为了使本书的讨论得以在确定的语义环境中进行,笔者根据国际学术界的通常理解及自己的认识,将这几个基本概念的最一般含义列述于下,至于其丰富内涵,则留待本章的后几节加以讨论。
一、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译自英文的“social welfare”,其含义较为宽泛与含糊,一般指作为人类社会,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社会病态是“社会福利”的反义词。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狭义的“社会福利”则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社会服务。
二、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译自英文的“social security”。虽然笔者认为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因为它原意是“社会安全”。但是,因为这一翻译在中国广泛使用,故此处暂时借用已经约定俗成的翻译,以免引起误解。社会保障在国际社会政策的研究中有相对固定的、通行的含义,指由国家或由立法保证的、旨在增加收入安全的制度安排,包括提供收入保障的核心项目社会保险,和对贫困者提供现金帮助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针对现代社会中八种主要的收入风险,即疾病、老年、妊娠、工伤、残疾、失业、丧偶和失怙,保障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收人安全。(Mi—shra,1984:103)社会保障的最普遍的核心项目是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不过,在一些国家,雇主责任和社会津贴也属于社会保障项目。由于在很多西方国家,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主体项目,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有时被作为同义词来使用。本章中提到社会保障时,一般使用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项目在内的定义。
三、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译自英文的“social insurance”。根据几家大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社会保险的定义为: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管理的、以缴费为基础的保障制度。目的在于当保险者因失业、疾病、退休和其他偶然事件而造成收入中断时,维持他们的收入。社会保险的经费基础一般是项目本身的收入。项目的收入一般来自用户缴费,有时也来自公共财政。社会保险缴费经常是强制性的,由保险人自己、雇主和国家支付。缴费者缴纳的费用被放人为社会保险目的而设置的专项基金内。社会保险一般会有资格限制。享受待遇的时间也会受到限制。①不过享受的待遇是差别给付。因此,原来工资收入高的人,享受的待遇水平也高。
由于是以缴费为待遇享受的先决条件,只有正规就业和拥有独立收入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才有可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因此,,社会保险主要的保护对象是工作人口。残疾人、家庭妇女、儿童和非正规就业人口,往往被排斥在社会保险项目的保护之外。
四、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译自“social assistance”。在现代福利国家,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社会中处于困难状态的人口或有特殊需要的人口提供帮助的一种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对社会救助的定义没有太大的分歧意见,也没有严格的定义。(Eardley,1996)社会救助一般基于公共财政的转移,待遇发放基于家计和财产调查的结果和其他设定条件,待遇水平一般是统一的。
五、安全网
“安全网”译自英文的“safetynet”。在国际上,安全网作为一套具有自己特殊含义和意识形态背景的社会政策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广泛使用。90年代初,当世界银行把安全网作为在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提倡时,安全网成为非常流行的概念。(Cook,2000)在使用中,安全网有两个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含义。它的第一个含义是指一种具有特殊含义和意识形态背景的政策手段。它的第二个含义是指在困难时为人们提供帮助的社会保护体系。具体说来,在中国,安全网一般包括下述几种制度安排: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制度和贫困救济制度等等)、失业保险和对下岗职工的帮助、扶贫项目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如家庭成员和家庭网络成员之间的互助、社区的服务等等。(Saunders and Shan9,2000)
六、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译自英文的“social protection”。社会保护这个概念最早由Karl P01anyi提出来,用以概括各种形式的国家干预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保护个人免受市场不测造成的种种后果的伤害。它的内涵包括“福利国家,,和“社会政策”两个概念所包括的内容,又比这两个概念单独使用时为广。(Castles,1994)由于社会保障带有太强的社会保险色彩,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大的国际组织和学者倾向于使用“社会保护”这个概念。社会保护是一个比社会保障更宽泛的概念,几乎包括了社会福利的所有项目。由于价格昂贵的社会保险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社会保护这个概念可以包括多种多样、正式和非正式的保护方式,并且突出对弱势群体进行支持的政策目标。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政策进行的讨论中,社会保护这个概念被使用得越来越广泛。
第二节 国际社会保护制度的历史演变
在历史上,社会福利制度的概念有一个从狭义向广义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社会福利供给的项目由少到多、服务对象的范围由狭到广、社会福利从主要依赖慈善活动到主要由国家负起提供福利的责任的历史过程,也是社会福利概念从贬义向褒义发展的过程。
对鳏寡孤独、对社会中的弱者,如老年人、病残儿童、被遗弃和失去父母的儿童及残疾人的救助自古即有之,然而,现代意义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从工业革命以及与其共生的城市化开始的。在工业革命早期,经济资源相对稀缺。在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民被转变为资本主义工厂中的工人。他们必须适应资本主义的劳动纪律、技术要求、工作流动和经济风险。这一过程也就是马克思描述的“圈地运动”“羊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传统社会中也存在的鳏寡孤独等社会弱者之外,社会上还出现了大量的贫民和被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抛出劳动大军的失业工人。传统的封建社会通过封建义务、宗教组织和其他的慈善活动来救济弱者和失败者,以维持已经被破坏的社会稳定机制,无法应付新的形势。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以维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社会稳定以及可以自由流动而又不会脱离枯燥而艰苦的工厂工作的劳动大军。而此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则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新教伦理。这种意识形态强调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佳方法。个人首先应该自助,社会对弱者的道德责任必须服从社会控制的要求和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因此,政府对穷人的救济不能降低他们的工作动机。对穷人的救济必须是最低限度的,其功能是加强对劳动大军的控制,使他们接受为维持生活所必须的工作。这种观点认为若非如此,很多人可能就不会去工作。(Romeny—shyn,1971)在从中世纪后期到资本主义早期,英国历史上的济贫措施①,成为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反映资本对劳动力的要求的工具。在这种背景下,福利救济是施舍给受惠者的,兼有救济和教化的含义。因此,慈善和国家的救济只能是“补救型”的。只有当家庭、‘亲属、市场等其他“正常”的社会机构失效时,国家救济才发挥其“补救,,的作用。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社会福利制度有几个特点:第一,社会福利的受惠者是社会上的弱者或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第二,对他们的救济水平是最低限度的(以免降低他们参加工作的动力),往往是以实物或服务的形式,如提供食品和临时性的住宿;第三,国家和社会上的慈善机构和个人都是福利的提供者。
例如,在英国的济贫法的规定下,有三种受救济者:第一种,有劳动能力的人。这种人被给予低报酬的工作。公民不允许给予这种人任何帮助。拒绝工作的人则被送进监狱。第二种,没有劳动能力的穷人,如老年人、残疾人、抚养子女的妇女。这些人通常被送进济贫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