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人力资源/行政管理,
作者: 杨伟国著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1字数:版次: 1页数: 30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56365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大量研究文献、原始政策文件与就业数据,以独特的视角,清晰的结构,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就业政策的变迁与转型过程。在国家大力重视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今天,本书的出版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就业政策矩阵模型”所确立的分析框架与我国就业政策所面临的宏观背景,剖析了我国功能性就业政策与对象性就业政策的变迁与转型过程。在战略性就业政策领域,我国正在从创业抑制转向创业激励;在市场性就业政策领域,行政管制模式已经逐渐地被市场深化模式所取代;在保护性就业政策领域,我国正从保护不足迈向对所有劳动者的就业权利的普遍保护。在城镇就业政策方面,我国针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的再就业政策开始转向构建面向“城镇地区”的就业政策;在农民就业政策方面,基于公民权利的平等就业制度正在确立之中;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基于自由就业制度与国家“扶持之手”功能的高端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正在形成。本书特别引入了就业政策评估理论方法与最佳实践研究,探讨了我国就业政策转型的绩效与展望。本书试图为学界同行与政策部门就我国就业政策研究与决策提供一种结构化的视角。
作者简介
杨伟国,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助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1999—2000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系留学,2000—2002年欧洲经济学会(布鲁塞尔)会员,2004年度美国“国际访问者计划”(IVP)成员;2005—2006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访问学者(PPP—DAAD项目)。2006年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计划、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先后任职于中央政府部委、大型私有企业、国有企业、合资银行、驻外企业、科研机构等;主持或参与社科重点、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北京市委等各类科研项目近50项,发表论文近百篇,著作(专著、译著、教材)10多部。先后数十次主持或参与能源、金融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政府部门战略人力资源咨询与培训项目。作者现在的教学研究领域为:就业理论与政策、劳动经济学、战略人力资源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经济学。
目录
第1章导言:中国改革与就业政策转型
1.1中国改革与就业重组
1.2就业矩阵模型
1.3就业政策矩阵模型
1.4转型与中国就业政策转型
1.5从功能性政策到对象性政策
第2章中国就业政策转型的宏观环境
2.1国家治理
2.2经济成长
2.3国际联系
第3章战略性就业政策:从创业抑制到创业激励
3.1产权的法律与政治保护
3.2激活企业家精神
3.3市场准入
3.4行政成本
3.5融资便利
3.6税收政策
第4章市场性就业政策:从行政管制到市场深化
4.1劳动力供给:宏观与微观机制并举
4.2劳动力需求:增长与多元化
4.3劳动力市场匹配:就业中介服务
第5章保护性就业政策:从保护不足到普遍保护
5.1就业前:保护平等就业权利
5.2就业中:关注工作场所权利
5.3非就业:扩展社会保障权利
5.4权利平衡:自我负责与社会保护
第6章国有企业改革、失业群集与城镇就业政策转型
第7章无限供给、非均衡性与农民就业政策转型
第8章短期紧张、结构缺口与大学生就业政策转型
第9章中国就业政策转型绩效与展望
书摘插图
第2章中国就业政策转型的宏观环境
就业政策作为劳动力市场干预手段必然需要切合国家特定的宏观环境;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就业政策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转型。影响就业政策的宏观环境包括国家治理战略、经济成长与结构变化、国际环境以及劳动力市场格局。本章讨论我国就业政策转型所面临的国家治理、经济增长及国际联系等宏观环境因素。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环境与不同的就业政策存在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我们将在随后相应的各章中详细分析。
2.1国家治理
中国就业政策转型要跟随国家治理战略的转变。自1978年以来,中国大体可以划分为经济时代、和谐时代和创新时代。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治理战略重点,它决定了就业政策转型的方向。显然,经济时代关心的是劳动力市场的效率,而和谐时代则强调公平与社会财富分享,创新时代则是基于效率与公平着力于劳动者创新潜能的挖掘与发挥。中国国家治理战略的划分是累积递进式的。到了创新时代,三种不同的战略并存,只不过战略重点发生转移。
2.1.1经济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是经济建设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因为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下的时代,讨论一切其他问题的基础是不存在的,所以,经济建设是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