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励论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李祖超 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7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6756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探讨了教育激励的理论及其嬗变,教育激励的内容、类型、模式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分析了教育激励的机制、原则和方法以及激励的正负方面的作用;对教育激励在幼儿、小学、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具体运用实践作了分析研究。 本书的教育激励主要着重于接受学前教育和在学阶段的学生,有别于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企业员工激励,其目的在于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激励理论。
作者简介
李祖超,男,1957年生,湖北松滋人。1978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文学学士和教育学硕士学位,200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等,1998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主持全国及省部级等科研课题30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中近70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有20多篇被转载,已出版独著及主编著作20部,获省部级等科研成果奖励10项,系列论文《教育经济与教育发展研究》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专著《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获湖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先后被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科技发展中心等聘为专家。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激励与教育激励概论
第一节 激励概述
第二节 教育激励概述
第三节 教育激励的基本功能
第四节 研究教育激励的意义
第二章 激励理论与教育激励理论的嬗变
第一节 中国激励理论的渊源及演变
第二节 西方激励理论的演变轨迹
第三节 激励理论与教育激励理论的继承和借鉴
第三章 教育激励的内容、类型和模式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内容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类型
第三节 教育激励的模式
第四章 教育激励的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主体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客体
第三节 教育激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第五章 教育激励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准备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激励与去激励因素分析
第四节 家庭教育的激励与激励因素分析
第六章 教育激励的机制、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教育激励机制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教育激励的基本方法
第七章 教育激励的环境与效应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环境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效应
第八章 教育的正激励
第九章 教育的负激励
第十章 教育的自我激励
第十一章 教育激励的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激励与教育激励概论
第三节 教育激励的基本功能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励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为了便于论述,笔者将教育激励的基本功能分为导向功能、强化功能、动力功能和调控功能四个方面。实质上,这四者是很难分开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
一 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运用激励机制引导人们沿着既定方向前进的功能。它是教育激励的首要功能。教育的基本职能是按一定阶级的政治、经济需要,培养一定规格的人才。为实现这一目的,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运用激励机制以端正办学方向,激发鼓励学生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所谓导向,首先指政治导向。
教育激励的导向功能,主要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直接进行激发、引导和鼓励,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首先,学生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学生会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其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为表现自我,必然会追求某种政治理想,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倾向。再次,大到社会和学校的环境,小到家庭、班级乃至个人,都影响着学生的政治方向。而从众心理是学生的重要心理表现,一定环境的政治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政治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