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人与文化的反思(平)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文化人类学,
作者: 黎德化著
出 版 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9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42068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要学术思想的汇要,共四卷四十册。本卷为“新时期人与文化的反思”分册,具体包括了:关于人道主义的论争、我国文化讨论兴起的原因及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绪论
上篇 人的发现与震撼
第一章 我国人道主义、异化和人性问题讨论的兴起、阶段及大致过程
一、讨论兴起的国际背景
二、人道主义、异化与人性问题的讨论在我国兴起的原因
三、我国人道主义、异化和人性问题讨论的发展阶段
四、我国人道主义、异化和人性问题讨论发展的大致过程
附录:《人性和阶级性的对立统一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第二章 关于人道主义的论争
一、什么是人遭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
第三章 关于异化问题的论争
一、什么是异化
二、异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三、社会主义与异化的关系
四、异化理论的意义
第四章 人与人性
一、人有人性吗?
二、关于人学的讨论
附录:《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王若水
中篇 文化热在神州
第五章 我国文化讨论兴起的原因及发展过程
一、文化讨论兴起的原因
二、文化讨论发展的大致过程
三、关于文化概念和性质的争论综述
第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
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
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五、关于文化的传统与反传统
六、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
一、关于历史上的“中体西用”说
二、关于海外华裔学者的“中体西用”主张
三、关于“西体中用”论
四、“体”“用”范畴的价值评估
五、关于中西文化的比较
(一)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实质
(二)中西文化的异同
(三)如何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
第八章 儒、释、道与传统文化
一、关于儒学与传统文化
二、关于新儒家的争论
三、佛学与传统文化
四、道家与传统文化
第九章 人文精神问题讨论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二、中国有没有人文精神的传统
三、如何评价当前的人文状况
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五、关于人文精神的建构
附录:盛洪《什么是文明》
下篇 美学理论风云
第十章 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步伐
一、美学热在我国80年代重新兴起的原因
二、美学讨论的发展阶段
三、8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综述
第十一章 美的对象、本质和来源
一、关于美的对象
二、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
三、关于美的本源
第十二章 自然人化与美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的整体评价
二、关于“人化自然”能否作为美的主体的问题
三、关于美感与美的关系问题
四、关于美的规律问题
五、关于异化劳动与美的问题
第十三章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一、实践美学的基本含义
(一)人的本质与实践的关系
(二)“自然的人化”与关的本质
二、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批判
三、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关系
第十四章 美学其他问题的争论
一、美与自由问题
二、积淀问题
三、艺术本质问题
四、美感问题
五、审美教育问题
附录2:《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编辑后记
书摘插图
上篇 人的发现与震撼
第一章 我国人道主义、异化和人性问题讨论的兴起、阶段及大致过程
一、讨论兴起的国际背景
在我国80年代兴起的人道主义、异化和人性问题的讨论,像一场台风,横扫了整个中国大地;像一场地震,震撼了许多中国人的心灵。事隔近20年来回顾这场讨论,我们首先有必要探讨这场讨论兴起的原因。
如果放眼世界,我们就会发现,人道主义、异化和人性问题的讨论在我国的兴起,首先与特定的国际社会背景有关。
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学说经历了一个被忽视的时期。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什么会被国际社会忽略呢?我们知道,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其传播过程中就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在第二国际时期,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和战友的一些理论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结合工人运动和革命政治活动,解释、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但由于如下一些主要原因,他们在解释、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时,却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给忽视了: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后期侧重于研究社会历史问题和经济问题,注重对经济和社会的实证性研究。这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似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学说,就是只有实证性质的社会历史学说和经济学说,而不是关于人的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