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陶氏化学公司清洁生产合作示范项目丛书--精细化清洁生产审核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作者: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 编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15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2205276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从“浪费”的概念入手,拓展了清洁生产审核的思路,从“理念、政策、思路、模型、方法、程序、技巧、报告”八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精细化清洁生产审核。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到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法学中,并辅以大量的案例作为佐证。
本书既可以作为企业自行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或节能降耗的辅导手册,也可以为清洁生产审核机构或能源审计机构提供参考。
目录
第1章 理念
1.1 发展背后的冲突——污染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副产品
1.1.1 严重的环境污染
1.1.2 严重的生态恶化
1.2 清洁生产理念的产生——污染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1.3 清洁生产的发展
1.4 清洁生产审核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
第2章 政策
2.1 《清洁生产促进法》
2.1.1 为什么称为“促进法”
2.1.2 《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本原则
2.1.3 《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总体结构
2.1.4 《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适用领域
2.1.5 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密切相关的内容
2.1.6 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奖励和处罚规定
2.2 《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
2.3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2.3.1 什么是清洁生产审核
2.3.2 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
2.3.3 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关的要求
2.4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
2.4.1 重点企业的定义
2.4.2 重点企业名单的确定及公布
2.4.3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执行
2.4.4 需重点审核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录
2.5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
第3章 思路和模型
3.1 以污染为切入点的传统思路
3.2 以浪费为切入点的扩展思路
3.3 清洁生产审核的分析模型
第4章 审核程序和方法
4.1 审核准备
4.1.1 获得领导的承诺和参与
4.1.2 制定评价计划和建立目标
4.1.3 参与和培训
4.2 预审核
4.2.1 现状调查
4.2.2 现场调查
4.2.3 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备选名单
4.2.4 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
4.2.5 设定清洁生产目标
4.2.6 实施明显的无费/低费方案
4.3 审核
4.3.1 进行原因分析
4.3.2 实施显而易见的无费/低费方案
4.4 实施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4.4.1 构思产生清洁生产方案
4.4.2 创造性思维
4.4.3 方案筛选
4.4.4 编制中期报告
4.5 实施方案的确定
4.5.1 技术可行性
4.5.2 环境可行性
4.5.3 经济可行性
4.6 编写最终审核报告
4.6.1 编写报告
4.6.2 方案实施计划
4.6.3 方案实施的效益
4.6.4 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
4.6.5 持续清洁生产
第5章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5.1 符合性、全面性
5.2 逻辑性
5.3 针对性
5.4 科学性、定量性
5.5 可操作性
5.6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大纲样式
第6章 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6.1 清洁生产标准
6.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第7章 清洁生产审核与总量减排
7.1 “十一五”提出的总量减排要求
7.2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试行)
7.3 清洁生产审核效益核算和验证
第8章 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
8.1 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关系
8.1.1 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内涵
8.1.2 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和内涵
8.1.3 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比较
8.2 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8.2.1 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在实施中的偏差
8.2.2 清洁生产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8.2.3 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相融合的总体思路
8.3 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附录A:清洁生产审核工具
一、工厂考察
二、看板生产控制系统
三、对标
四、能源平衡
五、头脑风暴法
六、常规数据图解分析方法
七、价值流分析
八、跟踪绩效的累积和技术
附录B: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清单
一、国家根本法有关规定
二、环境保护法律
三、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四、产业政策
五、环境标准
六、第一批颁布的与《节能法》配套46项标准基本情况
附录C:清洁生产审核案例
案例一:某印刷电路板厂清洁生产
案例二: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
案例三:西部某钢铁集团公司清洁生产审核
案例四:某铜冶炼厂控制入炉精矿砷含量以便废水达标排放
案例五:某铜冶炼厂节约用水案例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理念
1.1 发展背后的冲突——污染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副产品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战略口号,随即,发展之火烧遍神州大地,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这三十年,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三十年;这三十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三十年前,中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三十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
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按当年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49530亿元,GDP年均增长9.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2006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近年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