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延安.石油之母—延长县

全景延安.石油之母—延长县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历史,地方史志,

作者: 《全景延安》编委会编

出 版 社: 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25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541724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全景延安》丛书以图文形式为视角,全景展现延安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景观和风俗物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迁。

本书为系列之《石油之母(延长县)》分册,内容包括:黄土高原上的“中国石油之母”、悠久的历史古遗迹、弘扬黄土文化展示延长魅力、铭记红色历史发扬革命精神等。

延安在当代中国,对当代中国人,有着非比寻常的历史意义,这座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央地带,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绕四周,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夏朝即有村镇的山城延安,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成为了无数先辈心向往之的“革命圣地”。《全景延安》丛书以图文形式为视角,全景展现延安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景观和风俗物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迁。本书为系列之一,介绍了“中国石油之母”延长县。

目录

一、黄土高原上的“中国石油之母”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中国的“功臣油矿”——延长油矿

二、悠久的历史古遗迹

历经风霜的延长古城墙遗迹

延长“古八景”

古老的寺庙

久负盛名的三大石窟

古墓遗迹

久远而珍贵的遗迹和遗物

古遗迹旅游开发畅想

在延长听民间故事

三、弘扬黄土文化展示延长魅力

具有现代风情的窑洞生活

陕北延长“十大怪”

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改进

花样繁多的风味小吃

舞动的延长

歌唱的延长

延长剪纸

民间刺绣

仿汉画像石的石板画

布堆画

四、铭记红色历史发扬革命精神

东征会议旧址

伟人故居

毛泽东在延长

红军东征之延长会议

用木工锯救治红军的医生

西征战役

延长人民的斗争精神

五、丰富的特色资源

退耕还林成效大

延长“三宝”

名优特产,品种繁多

梨果再上新台阶

粮食、畜草齐发展

六、崭新的城乡建设风貌

独占“延安娃”商标

延长的“浦东”

便捷的城乡交通

社会各项事业日新月异

巩固成果,推进二次跨越式发展

交通与出行

宾馆住宿

旅游行程

书摘插图

二、悠久的历史古遗迹

历经风霜的延长古城墙遗迹

延长古城的修建开始于金大定二十二年(11 82年),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竣工。城墙高7.3米,宽2.7米,土身砖垛,东有拱极门,西有保障门,南为水门,北门壅塞。整个城墙周长2公里余。北依高部山(又名高奴山),东南临延河,西接西河沟。

明弘治元年(1488年),时任知县役工重修。其后,嘉靖二年(1523年)时任知县张旭阳增建城墙高6米、宽3米的石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农历六月六日夜,洪水穿城,雉堞城楼荡然无存。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时任知县洪桥经过两年时间,重修城墙347米,东西各有城楼1座,共有炮台15座,垛堞1470个,水沟16条,南北水关3处,东西围城外护堤68米。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县城建设不断发展,旧城墙及旧建筑陆续拆除,至1988年旧城遗迹已无保留。延长另有一座“土城”古城,建在高部山顶,又称“上城”。它是元朝筑的土城,周长约200米,四面险绝,用以屯兵,明末毁于战火。1769年、1912年两次重修。1913年,因山上有城墙,险要如寨,高部山改称寨山。

……

全景延安.石油之母—延长县

全景延安.石油之母—延长县

全景延安.石油之母—延长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