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锦囊:初中生新概念作文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初中通用,语文,
作者: 王干主编,上海钟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
出 版 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3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262670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锦囊一:发现素材
素材就是你眼中的风景、耳畔的声音和切身的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每一种心情,都有可能是最好的素材。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去聆听、去体会,这样就可以获得无数的素材。
锦囊二:积累素材
从生活中获取了素材,还要会存储。这就像建立一个仓库一样,把素材分好类,记录下来。写作文时需要什么素材,在这个仓库里来取就是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把每天得到的素材都记下来,就不会有缺素材的烦恼了。
锦囊三:运用素材
写作文的素材就像建房子的木材一样,要经过筛选、裁剪、修饰,才能符合整体的要求,成为有用之材。这个过程就叫“艺术加工”。看上去似乎有点难度。其实你只要多看范文,多体会专家的评语,再多做这方面的练习,一样也能成为运用素材的高手。
金牌专家团:何启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刘茵(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郭永福(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金明(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理事长),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丁帆(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巢宗祺(语文新课标编写组组长),张鹏举(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魏书生(语文特级教师),孙绍振(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何永康(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苏立康(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
内容简介
写起作文,你可能不缺思想,不缺文采,也不缺少素材,缺少的就是运用素材的方法。《素材锦囊》展示相关素材,并提供整合素材、运用素材的方法。
作文需要素材。因为素材是作文的原料,是作文最生动的部分。如果把作文比做一个人,那么思想是他的骨骼,文采是他的皮肤,而素材则是他的血肉。可以想象,没有素材的作文,不管你怎么拼凑,也只能是一副干瘪的皮包骨,很难有生机。
毫无疑问,作文离不开素材。但是,素材又像一位神秘的朋友,平时随处可见,而一旦你真正需要他的时候,他就踪影全无。说到写作文,你可能有自己的思想,却往往缺少素材。这是困扰我们写作的最大难题。
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因为素材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它无处不在,比比皆是。也许,你仅仅需要一个掌握它的方法。
《素材锦囊》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为你提供一种方法,让你能够发现、积累并使用好作文素材。如果你在以上任何一个环节还存有难处,不妨在这本书里领到你的“过关锦囊”。不用多久,你就可以成为善用素材的高手,写出生动丰满的作文。
作者简介
王干,文学评论家、作家策划过多种文学刊物,各种著述近两百万字,近年从事文学教育研究工作,成绩突出,现任《中华文学选刊》,成绩突出,现任《中华文学选刊》杂志社总编,《中华文学少年写作》主编,对如何提高中小学生写作平颇有研究。
目录
名人故事
刘邦慷慨而歌
司马迁严谨治学
苏武出使被拘
汉武帝独尊儒术
司马光警枕励志
匡衡凿壁偷光
新词新义
SOH0一族
环境激素
灰领
粉领
@一代
亚健康
“驴友”
知本家
软着陆
“发烧友”
潜力股
感动故事
战胜火灾的蚂蚁
有感情的牛
不顾危险舍生救同窗
成为最后逃生的人
年轻的母亲临终喂奶
父母的翼护
11岁哥哥背着3岁妹妹逃生
励志故事
居安思危
乐观者与悲观者
追求忘我
好学不倦
三只小钟的故事
品德故事
铁闻趣事
第一辑真我作文
第二辑创新作文
第三辑人生作文
第四辑励志作文
第五辑情感作文
第六辑思辨作文
书摘插图
第一辑真我作文
自我真体验
认识自我是认识社会、人生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学会正确看待自己,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缺点,才能谈得上认识他人、社会、人生。认识自我,从自我的真体验开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行“自我真体验”。
一、认识自我。剖析中达到对自我评价
认识自我,最重要的是正确评价自己。我们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但我们又是社会中的一员,那么我们可以从自我的外貌、语言、行为、兴趣、爱好、理想等等中认识自己,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客观评价自己。
举例
侃侃我自己
我爱侃,九州方圆,无所不侃;也自信口才极佳,常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爱用嘴侃,更爱用笔“侃”,今天,我就来侃侃自己吧!
我就是我,圆圆的脑袋,显眼的双下巴,一张胖嘟嘟的小嘴,齐耳的短发,外加一双永远充满着好奇心的眼睛,便构成了我的一张自画像。
妈妈说我的脸是一张阴晴表。每当我碰上什么开心事时,脸上便是“太阳普照,晴空万里”;每当我有什么烦人的心事时,那准是“晴转多云”;每当我路见不平,想冲上去时,就会“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过,也有阴晴表失灵的时候,那时我脸上若无表情,似乎神情麻木,其实我的脑袋正高速运转,那是我在思考数学题呢。
爸爸说我的眼睛会说话。每当我被“软禁”在家里做作业时,每当我做错事后,每当晚上播放我极爱看的电视时,每当我渴望爸爸的帮助时,我便会望着爸爸,无声地诉说我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