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赏收藏手册

分類: 图书,收藏/鉴赏,陶瓷,
作者: 姚江波 著
出 版 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87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96814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大大小小的鉴定依据环环相扣,总条目达上千条的图文手册,纷繁复杂的古瓷器变得一目了然,真正掌握瓷器识真的法门。
真品图片,文字简练,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是瓷器收藏者真正需要的一本书。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要人们通过瓷器主要特征看到瓷器的全貌,从而使收藏者真正得到帮助。本书功能十分具体,收藏者逛市场之时可以将它拿上去对比,这是新手和资深鉴赏家都非常需要的一本书。
本书严格从文物鉴定学的角度出发,借鉴科学考古发掘所出土的文物,以及历史、人类学等诸多方面的权威资料,将文物鉴定置于时代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来考虑,以保证本书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读性。
目录
壹 汉六朝瓷器
古瓷特征篇
时代特征
出土数量
造型鉴赏
品类认识
地域分布
胎质篇
原料认识
眙色分辨
夹砂胎辨识
厚胎鉴别
瓷化程度鉴别
黑粒鉴别
气孔鉴别
起泡鉴别
淘洗方法
粗细程度辨别
薄眙鉴别
胎釉鉴别
缸眙鉴别
露胎鉴别
杂质鉴别
釉质篇
釉色辨识
厚薄鉴别
流釉辨识
杂质辨别
开片鉴别
均匀程度鉴别
釉面鉴别
化妆土鉴别
落渣辨识
施釉部位辨识
稀稠分辨
纹饰篇
时代特征
饰纹部位
纹饰种类
尺寸篇
口径特征鉴别
高度特征鉴别
宽度特征鉴别
底径特征鉴别
长度特征鉴别
完残篇
完整度鉴别
有残辨识
窑口篇
东汉上虞窑
六朝婺州窑
六朝越窑
六朝德清窑
贰 隋唐五代瓷器
古瓷特征篇
时代特征
出土数量
品类认识
地域分布
造型鉴赏
胎质篇
原料认识
胎色辨识
夹砂胎分辨
厚胎分辨
瓷化程度
黑粒情况
气孔特征
淘洗方法
粗细程度辨别
薄胎辨识
胎釉辨识
缸胎辨识
露胎特点
杂质分辨
釉质篇
釉色辨认
厚薄鉴别
流釉现象
化妆土辨识
稀稠程度分辨
开片鉴别
均匀程度鉴别
杂质辨识
落渣状态
施釉部位鉴别
纹饰篇
时代特征
饰纹部位
纹饰种类
尺寸篇
口径特征鉴别
高度特征鉴别
底径特征鉴别
腹径特征鉴别
完残篇
完整程度
有残情况
窑口篇
邢窑
寿州窑
巩县窑
越窑
长沙窑
铜川窑
叁 宋元瓷器
古瓷特征篇
时代特征
出土数量
造型鉴赏
品类特色
地域分布
胎质篇
原料认识
眙色分辨
夹砂胎辨识
厚胎鉴别
瓷化程度
黑粒鉴别
气孔鉴别
淘洗方法
粗细程度辨别
薄胎鉴别
胎釉鉴别
缸胎鉴别
露胎鉴别
杂质鉴别
釉质篇
釉色辨识
厚薄鉴别
流釉辨识
开片鉴别
均匀程度鉴别
杂质辨别
化妆土鉴别
稀稠程度分辨
施釉部位辨识
落渣辨识
棕眼鉴别
纹饰篇
时代特征
饰纹部位
纹饰种类
尺寸篇
口径特征鉴别
高度特征鉴别
底径特征鉴别
完残篇
完整度鉴别
有残辨识
窑口篇
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
建窑、吉州窑
景德镇窑
耀州窑
越窑
龙泉窑
肆明清瓷器
古瓷特征篇
时代特征
出土数量
造型鉴赏
品类鉴赏
地域分布
胎质篇
原料认识
胎色分辨
夹砂胎辨识
厚胎鉴别
瓷化程度鉴别
黑粒鉴别
气孔鉴别
淘洗方法
粗细程度辨别
薄胎鉴别
胎釉鉴别
缸胎鉴别
露胎鉴别
杂质鉴别
釉质篇
釉色辨识
厚薄鉴别
流釉辨识
化妆土鉴别
施釉部位辨识
开片鉴别
均匀程度鉴别
杂质鉴别
稀稠度分辨
纹饰篇
时代特征
饰纹部位
纹饰种类
尺寸篇
口径特征鉴别
高度特征鉴别
底径特征鉴别
完残篇
完整度鉴别
有残辨识
窑口篇
后记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壹 汉六朝瓷器
汉六朝瓷器具体是指东汉晚期及六朝瓷器,实际上瓷器起源较早,发端于商代中期,是奴隶主贵族追求器物精致化过程的产物,在商代中期大有取代青铜重器而成为至高无上神秘礼器的态势,但最终由于材料限制没有成功,从此坠入凡尘,虽然商和西周时期都有烧造,不过在温度和用料等诸多方面都带有较强的原始风格,显然烧制还不是很成熟,人们将这类瓷器统称为原始青瓷,在战国时期原始青瓷进入烧造的最低谷,质地几乎像陶器一样,秦汉时代有所好转,但依然非常粗糙,直到东汉晚期原始青瓷才脱去诸多原始瓷的外衣终于在浙江上虞地区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烧制成功。瓷器一经烧制成功便得到了人们的青睐,迅猛发展,很快替代了陶器和厚始青瓷的地位。本章各个篇节从内容上涵盖东汉晚期以及六朝时期瓷器的主要特征,在叙述方式上采取了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先是古瓷特征篇,从时代、品类、出土数量、地域、造型等宏观特征上进行了概述,目的是引导读者进入东汉六朝时代大背景之中,紧接着进入胎质篇、釉质篇、纹饰篇、尺寸篇、完残篇、窑口篇等篇节,这是本章核心内容,也是若干个微观的鉴定要点,如胎质篇中的原料、胎体、胎色、厚薄、粗细程度等,都是一些细部特征、读者在使用时可直接用来对比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