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阈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任英杰主编
出 版 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30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02660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英国教育家霍勒最早对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提出了要求,而目前最明确地正式表达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文件是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于1989年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大纲》;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起步较晚,教育部师范司2001年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指出了教师专业化研究的进程和方向。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研究教师专业化过程,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明确发展路径,根据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设定发展目标;另—方面有助于师资培养机构针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特点提供促进教师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发展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处在核心的位置,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教师的专业结构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考察.根据教师专业人员所应具有的核心特质进行分析,基本涵盖了三大组成部分: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超越教师个人层面,向教师群体专业化迈进。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群体实践使得群体共生的教师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群体不仅承担着学校作为知识组织和传播的功能,也是知识创新的主体。而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更是通过教师个体知识的内化与外化过程得以实现的而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促进以校为本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逐渐成为学校管理的新范式。
目录
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教师专业化的缘起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关于“教师职业性质”的讨论
三、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提出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点与结构
一、从“教师专业化”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转向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
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二、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评析
三、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第四节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二、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教育知识管理
第一节知识管理
第二节教育知识管理
一、教师知识管理的内涵
二、教育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第三章教师的知识构成
第一节教师的知识构成
一、“一体两翼”的教师知识
二、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构成及特点
第二节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系
一、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二、外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三、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四、内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第三节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教师隐性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节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与意义
一、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
二、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分析
一、隐性知识的固有属性
二、隐性知识挖掘渠道方面的障碍
三、隐性知识共享环境中包含的障碍
四、教师个体方面包含的障碍因素
五、教师组织文化的制约
第三节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一、唤醒主体意识,加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二、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
三、改进管理体制,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管理
四、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五、采用有助于隐性知识管理的技术
第五章知识管理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知识管理工具概述
第二节NoteExpreSS工具软件
一、什么是NoteExpreSS
……
第六章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第七章教师个体的自主成长策略
第八章群体协作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第九章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社群
第十章教师实践群内的隐性知识管理
第十一章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师实践社群的实践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教师专业化的缘起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这一职业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从业人员的要求是不同的。在古老的原始社会里,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需要把生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年轻一代,于是教育活动产生了。但当时的教育活动是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承担教育职责的人主要是氏族部落的首领、长者或是家庭中的父母兄长,因此这一阶段可以说是长者为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使一部分人从社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可能,脑体劳动的分离,国家和文字的出现,这些都为制度化教育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从这一时期开始,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学校诞生了。但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学校还没有从官府和教会中完全分离出来,教师的人选主要是官吏和宗教神职人员,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宣传统治阶级的道德和伦理,教师成为政治的附庸,完全是为统治阶级意志服务的,所以当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低——只是具有“知识”的人,教学完全凭主观经验,个人随意性非常大,教学效果也不好。可见,在古代社会,教师职业还没有成为专门的职业,从业者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