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文化人类学,
作者: 粟高燕 著
出 版 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8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06829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光明学术文库》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出版工程采取“媒体发动,学界审评,光明出版,社会馆藏”的形式,常年征集、精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原创学术成果,及时向社会传播我国哲学料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思想、新发现、新进展,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
《光明学术文库》将秉承光明日报“理论前沿型、学术探索型、知识密集型”的传统风格,精心组织、精心编校、精心出版,充分发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宣传推广这项国家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力争使之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学术著作品牌。
内容简介
外语教育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生,与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处在共时态的空间中。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就是近代中国对外开放、追求现代化的历程。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在近代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也折射出中国近代思想和社会的变迁。
本书旨在分析与探讨世界化语境嬗变中的近代中国外语教育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而非纯粹的外语教育史。本书的整体构架主要以时间顺序为经,以外语教育的各个侧面为纬,描述和探讨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世界意识语境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所传递的社会文化意义,借以透析在中西文化关系中外语教育所体现的主体应对策略——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辨证互动规律,从而揭示出外语教育与中西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勾画出人们认识世界和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轨迹。
本书以“世界化”、“世界性”与“民族性”为主体概念,探讨了近代中国外语教育变迁与中国对外开放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外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是西学东渐背景下官方倡导,民间参与,以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增强了解世界力度,提高与世界接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运动。它的变迁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零星到系统、由保守到开放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国家门户开放的过程,一个民族的思想开放、心理开放的过程,一个勇于直面世界、接纳异己、表达自我的过程。世界与中国的相互关系始终是垫衬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历史的浓重底色。所以,近代中国外语教育在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发展史实是近代中国如何走向和融入世界的历史。
本书分六个部分展开。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缘起、研究价值、研究文献综述与研究不足分析、研究目标与创新、研究方法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对本书的写作作一简要交代与说明。第一章主要描述与分析滥觞时期外语教育作为近代国人特殊的“睁眼看世界”现象的思想动因及其具体表现(1862-1900)。其总特点表现为强民族性弱世界性:课程地位低于母语,外语教育规模小;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直接工具主义,即培养政治外交与商贸经济所需要的普通译人;在内容上以翻译官文、商业用语为主,文化教育内容少;在方法上以语法翻译法为主,重翻译技巧训练;外语还被迫作为其它学科的教学语言;此时的外语学人在文化边缘的狭缝中职微言轻,事业道路上备尝艰辛。总体而论,在国人世界化意识初步觉醒的背景下,外语教育表现为对于表层西方文化有所吸纳,而对深层文化则是无知少涉,戒心的浓厚与底线的固守使得此时期外语教育的文化教育意识严重缺失,而急功近利的工具意识甚强,特别是与日本同时期的外语教育环境比较,国人的保守意识很强,体现出国人在世界化趋势面前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认同倾向,因此外语教育的成就有限。但此时开办外语教育毕竟是国人被迫走向世界的一种回应与选择,是中国走向世界所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第二章主要是叙述与分析制度化时期外语教育作为国人“主动走向世界”现象的思想动因及其具体表现(1901-1921)。其总特点表现为强世界性与弱民族性:外语教育成“热”成“潮”,开始普及化、制度化,成为中学的必修课,高小的必选课,课程地位反而超过母语,教育价值取向上体现为间接的工具主义,即把外语教育作为学习西方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内容上表现为语言教育与西方文化知识教育的结合,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双语教育迅速发展;教学方法从以语法翻译法为主过渡为以阅读教学为主;文化边缘人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世界性特性更加突出。显然,经历了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尤其是义和团运动和《辛丑条约》的刺激与盘剥之后,在“亡国灭种”的危局下,国人表现出强烈的西方文化认同倾向。
第三章主要是叙述与分析民族化改革时期外语教育作为国人“主动改造世界”现象的思想动因及其具体表现(1922-1949)。其总特点体现为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协同发展:外语与母语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渐处平衡;外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为综合化,具有了从工具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变的倾向;外语教育的内容呈现出生活性、交际性、民族性等新内涵,较好地体现了实际的语用环境,跨文化教育意识增强;外语教育的方法则倾向为“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产生了一些以直接法精神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对殖民性质的外语教育进行了抵制与批判,显示出可贵的民族精神。总之,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前后两次世界大战,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世界化劲力,国人的世界化意识里开始蕴涵和萌动理性自觉的成分,外语教育的世界性因素与民族性特性辨证互动,使得外语教育的跨文化交往性质得以凸显。这是外语教育对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化趋势的合理应对与促进,体现了国人理性的多元文化认同倾向。
第四章的任务是分析和总结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主要特点、社会功能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余论部分主要论及近代外语教育的历史事实对我们的六点启示。六点启示也权作本书研究的几点结论: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是外语教育的基本品格,发展外语教育应树立开放的民族主义文化认同取向;反对文化帝国主义与全盘西化依然是当代外语教育的重要任务;外语教育的本质属性实乃一种跨文化素质教育;中外文化同构是外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从“权利”到“资源”是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意识导向;加强民族文化认同视野下的外语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
粟高燕,女,侗族,1968年10月生,湖南会同人,教育学博士,浙江省台州学院教师。先后求学于湖南省吉首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现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编学术著作一部,主持或参与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多项,曾获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目录
表格索引
序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的价值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四、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六、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世界意识的萌发与中国外语教育的滥觞(1862-1900)
第一节 “天下”秩序的瓦解与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缘起
一、变化世界中的历史:由中心到边陲
二、“天朝上国”优越感的式微与世界意识的萌芽
三、外语教育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滥觞时期外语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直接工具的价值取向:外语课程的设置
二、词法与文法并重:外语教科书的编写
三、语法翻译与双语教学:外语教学实施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世界化进程初期的中日外语教育比较
一、中日外语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比较
二、中日外语教育的价值取向比较
三、中日早期外语学人的社会地位比较
第四节 弱世界性一强民族性:滥觞时期外语教育评说
一、徘徊于“夷文”与“方言”之间:“外语”指称中的民族主义情愫
二、外语教育思想者多重人格中的“强民族性”
三、外语学人命运中体现的“强民族性”
四、外语课程、教材、教法中的“强民族性”
五、狭隘的民族主义:关于外语教育“强民族性”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二章 世界意识的增强与中国外语教育的制度化(1901-1921)
第一节 以西为是:外语教育制度化的历史文化语境
一、过渡时代:一个向西方学习的新纪元
二、天演之声:严复的外语教育思想与西学传播
第二节 外语课程的制度化变迁
一、外语课程设置的基本脉络
二、外语课程标准的世界性目标: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外语课程实施状况:对制度的遵循-疏离
第三节 外语教科书的制度化探索
一、外语教科书编写制度的确立:民编部审相结合
二、外语教科书的出版与使用
三、外语教科书的制度化及其世界图景的建构
第四节 跨文化价值取向下的外语教学
一、会话交际教学与语法翻译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阅读教学与语法翻译教学的相互渗透
第五节 强世界性一弱民族性:制度化时期外语教育评说
……
第三章 世界意识的理性自觉与中国外语教育的民族化探索(1922-1949)
第四章 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总体评价
余论 和谐语言重庆、建设精神家园:中国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世界意识的萌发与中国外语教育的滥觞(1862—1900)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马克思
第一节“天下"秩序的瓦解与近代中国外语教育的缘起
一、变化世界中的历史:由中心到边陲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列强强迫中国接受西方人的贸易制度和国际交往规则,并用不平等条约来掠夺中国的各种权益。中国开始被强行拖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昔日的天下“中心”沉沦为西方世界之半边缘。
近代化运动实质上是一场世界一体化运动。随着欧美国家在近代历史进程中的异军突起,更伴随其早期殖民扩张,人类文明演进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欧诸国在迈向人类社会更高层次的转变中,捷足先登,脱颖而出,为世界诸民族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现成模式,成为人类新生代的文明发源地。该文明融合吸纳了人类早期诸文明的精华,“甚至向已死的文明借鉴”,显现出能量大、扩散强的特点。它如同一副质地坚实的网罗,将人类生活繁衍的分散诸地联为一体,并强行裹挟拖曳着前行,由是人类社会的舞台走向统一与集中。到19世纪初叶,世界一体化运动初现端倪。可以说,世界近代史即是一部由分散到整体的历史,也即世界后进民族国家由中心沦为边陲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