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导论教程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作者: 黄思曾主编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版次: 1页数: 22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215234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和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以“一个核心、三条纲领”来组织教学内容。计算机的核心功能是数据处理,计算机科学要提供数据表示和数据加工表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最终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按照这样的叙述体系,初学者容易理解后继课程中展开的专业概念,并关注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除了可以使学生全面而简略地了解计算机科学基本领域的知识之外,本书还可以起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启蒙的作用。
内容简介
和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以“一个核心、三条纲领”来组织教学内容。计算机的核心功能是数据处理,计算机科学要提供数据表示和数据加工表示的理论、方法、技术,并最终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本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认识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数据表示方法、数据加工表示方法。按照本书的叙述体系,初学者容易理解后续课程中展开的专业概念,并开始关注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
本教材适宜在高等学校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有兴趣了解计算机科学的读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认识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
1.1 计算机是数据处理机
1.1.1 数据
1.1.2 信息
1.1.3 数据处理
1.1.4 数据处理机
习题
1.2 计算机科学
1.2.1 理解计算机科学
1.2.2 算法
1.2.3 用计算机解决数据处理问题
1.2.4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
习题
1.3 机内信息表示基础一二进制数
1.3.1 位置记数法
1.3.2 P进制数
1.3.3 数制的转换规则
习题
本章小结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1 四大功能部件
2.1.1 内存
2.1.2 中央处理器
2.1.3 外部设备
2.1.4 总线
习题
2.2 计算机程序
2.2.1 机器指令
2.2.2 程序存储原理
2.2.3 冯诺依曼结构体系
习题
2.3 计算机系统
2.3.1 硬件和软件
2.3.2 计算机系统的几种应用模式
习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计算机软件系统
3.1 软件系统
3.1.1 软件系统的组成
3.1.2 应用软件示例
3.1.3 获得软件的途径
3.1.4 软件版权保护
习题
3.2 操作系统
3.2.1 操作系统的目标
3.2.2 进程和中断
3.2.3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
3.2.4 作业的管理调度方式
3.2.5 I/O设备的输入/输出控制
3.2.6 操作系统的常见种类
3.2.7 用户界面
3.2.8 有代表性的操作系统产品
习题
3.3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软件
3.3.1 程序设计语言
3.3.2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3.3.3 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
3.3.4 程序/语言的处理过程
3.3.5 编译程序
3.3.6 上机作业的传统过程
3.3.7 程序作业工具
习题
本章小结
第4章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4.1 数据通信概念
4.1.1 信息、数据与信号
4.1.2 数据的传输
4.1.3 传输介质和信道
4.1.4 信号传输的技术特性
4.1.5 数据交换
习题
……
第5章 数据表示方法
第6章 数据加工表示方法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6章 数据加工表示方法
6.1数据加工的表达层次
第1章指出,计算机是处理数据的机器,数据对象和处理得到的结果数据都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表示。但是计算机并没有智能,希望它“做什么”样的数据处理任务,都必须交代它“如何做”相应的数据加工过程,否则它是不能为用户服务的。
所以,计算机科学的另一个核心任务是解决数据加工的表示方法。要计算机“记住”的数据加工过程复杂多变,而在计算机内部,能够物理实现的数据加工表示记号仍然只有两个二进制数字0和1。因此,和数据表示方法学一样,数据加工表示面临的任务是,用最简单的记号表示出内容复杂而形式多变的数据加工过程。解决方法仍是分层次的表达方法学:划分出不同的数据加工过程抽象表示层次;每个层次上都定义相应的数据加工表示手段;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可以从上一个表示层次映射到下一个层次上去;从现实世界数据处理问题开始,把数据加工的过程一层一层地转换到计算机内部的物理实现为止。这样,在完成数据加、工表达任务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层次。然后由人或者计算机系统本身,按照明确定义的映射规则,完成层次之间不同表示手段的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