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考订文集

秦汉史考订文集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秦汉魏六国史,

作者: 朱桂昌著

出 版 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3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1112728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朱桂昌,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北大历史系从中教学工作7年,1965年调云南,先后在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云南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已退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云南文化史。发表论文、著作、译著百余种代表作品有《秦汉史考订文集》(云南文学出版社出版)、《颛顼日历表》(未刊)、《钱南园传》(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钱南园研究论级》(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为其秦汉史考订文集,共收录论文17篇。

作者简介

朱桂昌,1934年生,河北省抚宁县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北大历史系从中教学工作7年,1965年调云南,先后在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云南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已退休。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云南文化史。发表论文、著作、译著百余种代表作品有《秦汉史考订文集》(云南文学出版社出版)、《颛顼日历表》(未刊)、《钱南园传》(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钱南园研究论级》(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古四分历解说——晚秦汉初历法探原

颛顼历表新编

《史记》历校辨疑

《汉书》历校辨疑

两汉时期数学发展概略

试论司马迁描述历史人物的双星结构

“功比软侯”解

关于帛书《驻军图》的几个问题

从《五凤刻石》谈到西汉王侯的纪年问题

古“聚”考说

赵广汉的“钩距法”和汉代的物价

两汉市卖风俗琐议

《汉书》点校商榷

后汉洛阳东观考

《东观汉记》考证

《后汉书延笃传》笺证

永昌郡户数口数考辨

书摘插图

古四分历解说——晚秦汉初历法探原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曾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西汉武帝时期行用《太初历》,已经认识到对日、月、年进行系统的协调,并且也考虑到和日食的周期相配合。从此以后,各代历法改革都有相当清楚的记录,因此,可以较为容易地复制出太初以来两千多年的朔闰表。但对太初以前的制历情况,过去虽然进行过许多研究,可是由于资料不足和历法发展本身的复杂性,至今却仍然无法得出令人完全满意的结果。近年来,相继出土了大量的秦汉简牍,其中包含着不少有助于研究历法的极为可贵的资料。这些资料给我们许多新启示,使我们现在有可能对战国秦汉间的历法做一次新的研究,并复制出准确可靠的长历表。这就是本文的宗旨。

一、《颛顼历》的基本数据和历元

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前,行用的历法叫做《颛顼历》。汉初的《颛顼历》是沿用的秦的历法。“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颛顼历》。”由此可见,至少在战国晚秦以后,《颛顼历》曾经是每年制定历谱的依据。

《颛顼历》是古四分历的一种。四分历的得名是因为它把一年的长度规定为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日。为了使季节和年度协调,当时使用十九年七闰法。十九年七闰,在战国中后期已经是制历者早就掌握了的规律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