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性尧全集(第一卷)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金性尧著;出版博物馆编
出 版 社: 百家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50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039211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金性尧全集》按体裁类别及写作时间编次,收录金性尧生前结集出版的《星屋小文》、《风土小记》、《文抄》等散文及文史随笔集;以及《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等古诗选注集;此外,还收录未曾结集出版的公开发表的文章、审稿意见、旧体诗、日记、书信等;附卷收录已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文坛友好来信、金性尧年表以及金性尧夫人武桂芳的作品。
本册为第一卷,收录了边鼓集、横眉集、星屋小文、风土小记、文抄这五部分内容!
目录
大恋之所存
战士与奴才
周案余议
哀日本水灾
痛定思痛
用括弧的孤岛
健康之大敌
住
苏日冲突与我们
汉族齐民
近乎播音机畔的生活
心死
母亲的心
谁是阮胡子
说到《鲁迅全集》
无题
真正的儿孙
笑匠与笑料
关于侮辱
血洒高空
怀孔
关于“与国”
读《信州杂记》
自己也要紧
事实
自由万岁
清晨的心境
“闲人之业”
写在纸上的心
书摘插图
战士与奴才
无论在那一个时代,只要是为正义,光明而搏斗的战士们,总是在苦难,迫害中迎击着,反抗着。待到沥血既干,壮志已遂,也就用自己的手毫无恋惜地交出了他的生命!生命之于奴才,是永远地被虐用与浪费的。但在战士,则当慷慨赴死时的崇高与坚强的精神,是决非我们所能想像得到。
战士和奴才之间的距离也就在这里。
这例子,无须求之于百里或千里以外,自上海被披上了“孤岛”的外套以后,无名志士的头颅,几乎可以筑成了一座意志的高墙:它划分了一切善良与丑恶,清新与污秽,人性与兽牲!
然而,这样的话,我自己也感到有些空洞而且浮浅。对于战士,更欠切实,中肯。要理解战士的心地,最好还是用他们自己的话——
凡是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对于汉奸,无一不切齿痛恨,整日底想食其肉而寝其皮,扑灭汉奸,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无可疑迟光荣伟大的神圣任务,至于他自己的生死,开始就没有顾虑及之云云。
自然,记者先生的渲染是有的,但决不是夸大。所谓“内容决定形式”。笔墨用之于以血肉为“原稿”的地方,真也成为“以生命写成的文章”了。
可是,一方面也竟有着卑贱,无耻到了绝顶的奴才:“据其家人言,曾屡接恐吓信,但尤则不虞有他,并不介意,且按日均至正金银行之‘市民协会’办公……”
我想,“贪生怕死”一类的形容,是只能加之于懦夫的。至于敢冒万众的唾骂和鄙弃而把身为侵略者做走狗的家伙,对于墨写的“恐吓信”,当然“并不介意”了。归根结蒂:予打击者以打击,是中国的步步为营的战术!
作为这一次的战士的遗恨是有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真使有心人为之扼腕不已。但虽然这样,战士的光芒,已经辉煌而庄严地遥照着大地:“他没有死,他是消融在光明的世界里了。”
六月十四日
周案余议
自从汉口《扫荡报》登了周作人“砚然事敌”的消息以后,引起了许多文化人的猜测、怀疑、曲谅以至于诛伐。团体方面有武汉文化抗日会的“一致声讨”。在上海方面几种书报上,也不时的有对这事件加以特殊的关心与评议。最近在《世纪风》和《众生》杂志上,登载了一封周先生的亲笔信,以及一此关于他的零碎的音讯。这都值得予以珍视和探讨的。
武汉文化界的“一致声讨”,这也不能看作怎样的“过火”。所谓“惩前毖后”,正是中国眼前所应迫切采取的进攻性的国策。但我们如果从侧面去透视一下,觉得周先生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到底不比受津贴,做“编辑”的文坛小丑一样,可以用沉默来当作轻蔑。当电文作者秉笔直书之际,似乎多少还寄着一些期望吧?而最近的茅盾、胡秋原、丁玲先生等十八人,也给了周先生的“一封公开信”。更可见一般文艺家在外敌侵略之下,对于文坛,是在怎样努力的来保持它的清白;对于周先生的灿烂的业绩,也怎样的为他珍惜与爱护。我们知道:上列的几位文艺家,过去跟周先生文学上的思想和立场,完全是不能融合的——有时还站在相反的阵地。所以毅然的联名发信者,无非为了周先生的“晚节”。而最重要的:也还是不愿使“仇者所快”,中了侵略者挑拨离间的拳经。
至于这里上海书报上所发表的几篇文章,大部分还是集中在“爱”与“谅”的一面。我想,眼前的上海环境,比起北平来,自然是“强”了一点,但这“强”,是够可怜的。艰苦的反抗,有时所得到的却是摧残;力透纸背的挣扎,结果却落到了一个“扣留”。“文化使节”之类,往往“以友人的面孔出现”,洁身自爱者固然在竭力的自相矜持,峻拒,但“盛名之累”,有时连避免的机会也极为局促,紧接而来的却是屠夫的刀锋,于是连洗刷的清水也变成可丑的唾沫了。这样的例子,在上海是已经看到过了,在被占领区域如北平,天津,也许还要更多一些吧。
然而我感到我们的笔墨,有几处实在浪费得太惊人了。《人间世》时候的周作人,是被林语堂大师当作“有不为斋”门面的一种装饰。到了“砚然事敌”以来,却又成为江湖卖解者的黑熊一般,作为卖艺的工具:向观众要钱的时候是朝着它“打”,显弄自己本领的时候又是“打”。这样的“打”法,不仅是遮掩了是非,也就曲歪了爱憎,无关紧要之处,他却拉了开去,一成扯淡,便近消闲:因此也毕竟提供了这打法之无聊,与本身的浅薄。
话说回来吧:大家留给周先生眼前的“余地”是宽阔的。李思浩、吴光新先生尚且可以到武汉去,北平的风沙,我们希望周先生必须用自己的手将它抹去。我们更盼望《希腊神话》与《路吉亚诺斯》早日出版,这是周作人一件最好的自白。因为一经套上奴才的冠盖,无论如何决没有这工夫,心境来翻译数十万字的希腊作品的可能。例如像“不暇自哀”的汤尔和,他也译过了几部书,但目前恐怕正在忙于修改教科书,与满口“临时”长,“临时”短了吧!
六月十九日
哀日本水灾
正当日本军阀炸毁黄河的堤防,许多中国平民无辜遭受灾难的时候,我们同时也看到他们国内的“狂风暴雨,山崩地裂,现有十五万户,或为洪水淹溺,或为崩山压掩,数千难民,流浪在外……”的消息。
看了这样的消息,我们是不是下意识地认为这是日本军阀侵略的“报应”,而引为“大快人心”因而喜形于色呢?回答是:当然不是的。
事实上,日本的人民,正跟我们一样,都在无边际的死线上呻吟,挣扎,反抗。在日本,每当夏尽秋初,总能看到从南太平洋吹来的那种可怕的飓风,风翼过处,可以扫平整个的村庄与城市。“像战争一般的凄惨”!这是新闻记者当风暴来时所常用的形容,这也许就是日本军阀向外侵略的辩护!但是,我们要问:在这科学文明成熟到了高峰的二十世纪,大自然的征服,原是人类所不能旁贷的光荣的义务。北极可以开发,月球可以测验,飓风地震的灾患,难道永远是一个“束手”?如果把这些无限的精力,“膨胀”的军费,各种惊人的消耗,用之于消弭一切天灾的力量上面,日本人民的幸福,安全,又何至于这样悲惨的,随时随地遭着大自然的摧残与迫害呢?
对于这一次的艰苦的抗战,我们绝对没有幸灾乐祸的灰色的心理。像有些不自振作的人们,天天巴望他们国内爆发地震,军队里发生什么“黑死病”。停滞在这种侥幸,幻想的氛围中的人,正是“民族失败主义,,的一种变态!
但我们必须彻底的指出:使日本人民在国内受着惨烈,流离与恐怖的厄运的,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对外侵略的加紧,不得不对国内的治安和防灾的松懈的结果!所以,对这次在暴风雨中罹难的日本人民,我们只有怜悯,悲哀。罗曼罗兰说得好:“我相信,唯其在战争的疯狂中才不能不锻炼受痛苦,生存着的人们的友爱。”
东京的洪水在泛滥,九州的火山在喷烧,日本的人民真是陷身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不知道他们骷髅一般的军部能够喘息到多久!
痛定思痛
我们的战士离开上海已经八个月了。炮声既歇,血腥渐散,大家觉得有些飘飘然了。贪婪和颓废也就跟着而来:用脂粉来遮饰失地的余痛,以笙歌来淹没奴隶的愤火,真是一派的“长如太平”的气焰。
眼睛一霎,七七芦沟桥的抗战一周年又快到了。“啊,居然一年了!”大家又这样的觉得。但在有些人的心头,也还是一记坚而重的警钟:我们其实是并不飘飘然,炮声刀光在视听所及不到的地方,正无边地蔓耀着。
现在是连侵略国的他们也将于七七“举行追悼为国牺牲之将士英魂,祈祷出征将士之武运长永”,并“唤起民众对于国家资源的爱护”,发动“一家献纳一件废物运动”,励行“一菜主义”了。好毒辣的麻醉!
驱取了人民的生命,榨干了人民的血汗,然而还要“献纳废物”。这样的下去,恐怕连人民也要变成“活的废物”了。
作为被侵略的我们,本来是应该随时随地的将全付的精力,财物,贡献给国家的。有人提议在七七那一天一律吃素献金,我们自然举手赞成。富翁做寿,戒荤腥而采素食。七七那天正如新中国的诞辰,我们也应该多送“寿礼”,不吃荤腥。至于“绝食一天”,则我以为还不需要。因为我们现在所争取的是生存:击退吸血的魔王,使大家都有饱饭可吃。绝食只是到了已经绝望的最后一个消极的挣扎!而且,倘在前线的将士,则当七七这一天,实在应给他们吃得特别丰盛一点。在上所以表犒赏之诚,在下所以尽慰劳之意,这是远胜于“追悼”或“祈祷”之类空虚的铺扬。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