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教程(第三版)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分子生物学,
作者: 印莉萍,祁晓延,李鹏主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3页数: 25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3纸张:I S B N : 978703024437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着科研向教学转化的原则,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补充更新了原有的实验。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分子生物学技术,共7章24个实验;涵盖了DNA的制备和分析、DNA的克隆、PCR相关技术、RNA的制备和分析、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蛋白质电泳技术以及分子间的互作技术,并有设计方案举例。第二篇细胞生物学技术,共5章26个实验;除显微镜技术、经典细胞生物学实验外,着重介绍了细胞培养、转基因等基本实验技术和常规仪器的使用,还涉及了蛋白质分选、内吞作用、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骨架、细胞电生理等细胞生物学研究前沿领域的一些内容。
本书各章均有技术理论、实验原理、结果分析、思考题等,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农林、医学、综合性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关课程的实验教材,以及相关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图版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一章 DNA的制备和分析
实验1 细菌质粒的制备和分析
实验2 植物基因组DNA的制备和分析
实验3 酵母DNA的制备
实验4 线虫DNA的提取
第二章 DNA的克隆
实验5 DNA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剪切与DNA片段的回收
实验6 DNA的体外重组、转化与蓝白筛选
实验7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第三章 PCR相关技术
实验8 PCR法快速筛选阳性克隆
实验9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
实验10 反转录PCR
实验11 PCR产物的TA克隆
第四章 RNA的制备和分析
实验12 植物组织总RNA的制备
实验13 总RNA的定量和完整性分析
实验14 mRNA的分离和纯化
实验15 小RNA的分离与制备
第五章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实验16 同位素标记探针的Southern杂交
实验17 DIG标记探针的Northern杂交
实验18 菌落原位杂交
第六章 蛋白质电泳技术
实验19 SDS-PAGE和蛋白质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20 双向电泳
实验21 肽质量指纹谱技术
第七章 分子间的互作技术
实验22 凝胶阻滞分析
实验23 免疫共沉淀技术
实验24 Western杂交
分子克隆实验设计方案举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篇 细胞生物学技术
第八章 显微镜技术
实验25 普通光学显微镜技术
实验26 几种研究用显微镜技术
实验27 电子显微镜技术
实验28 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第九章 细胞培养与转基因技术
实验29 酵母细胞的培养、计数与观察
实验30 酿酒酵母细胞的LiAc转化
实验31 HeLa细胞的传代培养
实验32 非脂质体介导的外源基因转染HeLa细胞
实验33 植物细胞的悬浮培养
第十章 植物转基因技术
实验34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
实验35 基因枪转化技术
实验36 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基因瞬时转化
实验37 细胞融合
第十一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及电生理技术
实验38 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39 离心技术与叶绿体和细胞核的分离
实验40 核酸(DNA和RNA)的细胞核定位观察
实验41 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实验42 非损伤微测技术简介和微电极的制备
实验43 利用爪蟾卵母细胞电压钳系统测定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
第十二章 细胞的生命活动与调节
实验44 蟑螂巨大神经和空气振动感受器
实验45 异源功能互补与金属离子转运蛋白的功能鉴定
实验46 质膜蛋白的分选与翻译后调控
实验47 植物细胞胞吞作用及内膜系统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实验48 微丝骨架的特异性标记
实验49 细胞凋亡小体和梯状DNA的观察
实验50 细胞周期与流式细胞仪的应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设计方案举例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有关核酸的常用数据
附录2 与DNA凝胶电泳有关的数据
附录3 缓冲液
附录4 常用的生物酶类和抗生素类
附录5 常用培养基
附录6 杂交实验中用于降低背景的封闭剂
附录7 生物信息学常用数据库及其软件
附录8 分子生物学有毒试剂的净化处理和安全使用
书摘插图
第一章DNA的制备和分析
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决定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有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这些DNA分子包括病毒DNA、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及其胞内的质粒DNA和高等生物的DNA等。其中,高等生物的DNA又包括核DNA(染色体)、线粒体DNA(mtDNA)和(或)叶绿体DNA(cpDNA)。获得高纯度、完整性好的基因组DNA对分子生物学研究非常重要,如纯化的质粒载体DNA可用来进行基因克隆,提取的动植物基因组DNA可以用来构建基因组文库,进行Southern杂交等,因此研究DNA的提取方法极其有意义。
DNA通常与蛋白质及部分RNA结合成染色质形式存在,因此分离核酸首先要破碎细胞,然后采用各种方法将蛋白质、糖类、脂类和盐类等物质除去以纯化DNA。在提取过程中,要保证DNA不被内源或外界污染的DNase降解,以保持DNA的完整性,并要排除其他分子的污染,以获得高纯度的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