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批判哲学
分類: 图书,文学,文集,
作者: 刘烨 编译
出 版 社: 内蒙文化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24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675627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我们越是忙,便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的,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康德
康德是人类思想天空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将康德、柏拉图和奥古汀并列称为三大“永无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内容简介
康德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通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就需要理性(康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
本书包含有批判哲学、美学、伦理学等内容,力求将康德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展示给读者朋友,希望读者能在闲暇之余走近康德,了解康德,从中有所收获。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人类哲学界的哥白尼”。 1724年,伊曼努尔•康德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的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1755年,康德提出学位论文《论火》,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匿名出版《自然通史与天体论》,第一次在长期统治人们思想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缺口。1769年是康德的哲学思想发展的关键一年。由于受英国经验主义影响,他从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哲学的“独断的美梦”中猛醒过来,开始从“先批判时期”向“批判时期”过渡。1769年,康德受埃尔兰根大学聘请,担任教授职务。1780年,康德开始《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写作,他的哲学思想进入批判时期。在1781~1790年的10年间,康德的构成批判哲学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导论》、《判一断力批判》3部巨著相继问世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埃尔•康德在家乡柯尼斯堡去世。
目录
第一辑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直观——感性、直观、经验
感性、直观、经验
空间与时间、现象与物自体,
先验逻辑一范畴、知性、形成
概念的划分
范畴及其演绎、验前综合判断
先验判断——原理、理性、途径
原理的定义
人的判断力与图型原理
什么叫本体
什么叫理性
对先验理念问题的陈述与解答
理性、知性、理念、经验之间的关系
理性的新途径
第二辑康德的认识论
范畴
关于范畴的概念在第一辑里有所涉及,在此不再复述。本
节康德将范畴分四组排列,每组包含三个范畴。他说: “每组
内包含三个范畴,这是有讲究的。深入一步考察便能发现,每
组的第三个范畴由第二范畴与第一范畴相联结而发生。”
知性与感性的互动性
“先验构架”——一方面是感性,一方面是知性
知性的先验原理
“实体”与“因果”
“交互”
“经验思维三准则”
“自我意识”
……
第三辑审美与目的论
第四辑康德的伦理学
附录
书摘插图
第一辑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直观——感性、直观、经验
感性、直观、经验
在本节中。康德对感性、直观和经验进行了解说。感性:是指在我们受到对象刺激时接受表象的能力;直观:是指人类感官的感觉,知识和对象发生关系必须通过直观;经验:是指用结合或分离的方法将感性印象的原料制成称为经验的“关于对象的知识?。
康德第一批判的核心部分由“先验直观”、 “先验逻辑”和“先验辩证”这三种认识能力构成。康德之所以从先验的意义上来讨论它们,是由于当时的独断主义与经验主义横行,面对此情此景,康德对人类知识的来源重新做了一次界定,即知识的构成有其验前性,也有其验后性。
“验前性”是指人类固有的一种先天认识形式,“验后性”是撸由感性直观所得的经验,两相结合才能形成知识。其中,前者属于知性认识,后者属于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