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创新型城市战略研究)
分類: 图书,经济,区域经济 ,
作者: 徐瑛,陈秀山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38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010526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区域经济发展不能片而追求规模数量扩张,而应注重区域经济质量的提升。本书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质量研究框架和评价体系,确立了三大目标:社会系统和自然资源一环境系统保持和谐,区域间(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协调发展,区域内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并从六个方面加以具体体现:区域经济效率、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区域经济辐射能力、区域经济福利、区域经济发展代价。全书以此为基础,全成分析、比较了中国28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质量,其中又重点关注北京市与上海市两个地区的区域经济质量状况。
目录
第1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3研究目标、方法与框架
第2章区域经济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2.1相关的理论背景
2.2区域经济质量评价体系
2.3与相关类似研究的区别
第3章经济效率评价
3.1问题的提出
3.2微观经济效率评价
3.3宏观经济效率评价
3.4地区经济效率得分
第4章经济结构评价
4.1问题的提出
4.2经济结构评价
第5章经济增长动力评价
5.1问题的提出
5.2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5.3技术进步贡献率评价
第6章经济影响力评价
6.1问题的提出
6.2经济辐射概念与内容
6.3经济辐射理论
6.4经济影响力评价
第7章经济发展代价评价
7.1问题的提出
7.2经济发展代价评价
7.3经济发展代价的影响因素
7.4经济发展代价问题的影响
第8章经济福利评价
8.1问题的提出
8.2经济福利评价
第9章综合评价
9.1各地区综合排名
9.2分地区经济质量评价
第10章北京市和上海市经济质量评价与比较
10.1引子——经济数量规模比较
10.2经济质量分项比较一——经济效率评价
10.3 经济质量分项比较二——经济结构评价
10.4经济质量分项比较三——经济增长动力评价
10.5 经济质量分项比较四——经济影响力评价
10.6 经济质量分项比较五——发展代价和福利评价
10.7经济质量综合比较
10.8所属经济区经济质量比较
10.9北京市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书摘插图
第1章导论
中国各区域的非均衡发展格局和区域差距问题已经引起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高度关注,但是关于区域经济“质量”评价的研究却相对薄弱。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强调内涵式的发展开始成为各个区域共同的努力方向。区域经济质量研究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1.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对于区域经济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在研究区域经济数量差距的同时,对于区域经济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1.1.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区域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区域非均衡发展进程有其历史背景:自改革开放以后,在“两个大局”思想的指导下,东部沿海优先发展战略成为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的主题。目前的现状是,如果按照三大地带划分,东部GDP比重超过全国经济产出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