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听讲座:俄罗斯文化之旅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作品集,综合,
品牌: 文池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码:300 页
·ISBN:7800058433
·条形码:9787800058431
·包装版本:2002年10月第1次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俄罗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自己独具一格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俄罗斯文化的特征林林总总,但我们可以用以下几句话对俄罗斯文化的的总体特征邓以概括,那就是俄罗斯文化的“起步晚、进步快、特征明、水平高”。众所周知,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历史不要说与像中国、印度、埃及等这样的东方民族的古老文化相双,就是与西欧的意大利、希腊、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文化相比,其发展历史也是比较短的,仅仅有一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史。因此我闪说它是“起步晚”。然而,自从公元988年罗斯 受洗之后,俄罗斯文化开始迅速地踏上了发展的道路,特别是18世纪的彼得大帝时代一下子把俄罗斯文化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到19世纪,俄罗斯文化以自己独特的、崭新的面貌进入世界文化发展的轨道,与世界文化同步发展,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不能不说是“进步快”。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这种地域状况松成了其欧亚文化这一明显特征。此外,俄罗斯文化与拜占庭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俄罗斯文化是在基督教传入后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俄罗斯文化的宗教性又是俄罗斯文化的另一个明显特征。这就是我们说的俄罗斯文化的“特征明” 。至于说俄罗斯文化“水平高”这点就列好理解,不言自明了。俄罗斯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虽然不长,但是它却在很短的历史时间内,文化的各个门类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都达到了辉煌的程度,令世人赞叹和折服。
20世纪末,俄罗斯文化的发展遇到了挑战和危机,俄罗斯文化有渐渐丧自己民族文化特征的倾向,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有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发展的划一趋向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俄罗斯文化受到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冲击,俄罗斯文化中出现了一些与传统文化不协和、甚至是相悖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俄罗斯民族文化发展的一大悲哀。还有一种现像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那就是在俄罗斯,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文化的市场化使某些传统文化现象变得俗不可耐,这是俄罗斯文化发展的一大遗憾。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俄罗斯文化发展的思考和忧虑。
今年,北京大学博士生联谊会组织举办的“俄罗斯文化系列讲座”,组织者请来了11位学者,围绕着俄罗斯文化主题,就俄罗斯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方面进行专题论术,使北大学子们能够比较完整地了解俄罗斯文化发展历史,品味俄罗斯文化的精髓,认识俄罗斯民族的思想探索和精神追求,看到俄罗斯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据我了解,在北京大学的校园讲座历史上,像这样长时间的(每周一讲,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涵盖俄罗斯文化几个主要方面的系列讲座还不多见,这是对北大校园讲座传统的弘扬。这个系列讲座还有一个特点:讲座者大都是来自首都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中青年学者,他们的思想都十分活跃和前卫,所讲的内容均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因此具有相当的学术品位和内涵,我相信,这本讲座文集有助于青年人认识和隐妥俄罗斯文化,并引起广大读者对俄罗斯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光宣
媒体推荐书评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书系的第八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练朴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文章兼容并蓄,可谓思想的精粹、智慧的集锦。在浮华之风日盛的今日社会,对所有“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的人们来说,北大讲座中传来的思想之声是真正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领会的。
编辑推荐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也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是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一个民族若是丧失了这种信念,它就不再是一个民族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
目录
刘文飞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
张百春 东正教与俄罗斯理念
周启超 世纪之产的辉煌,白银时代的风采
徐凤林 东正教的神人之际
吴泽霖 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
张树华 激进主义思潮与俄罗斯十年改革
……[看更多目录]
文摘刘文飞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
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但是,俄罗斯民族还是表现出了一些具有共性色彩的民族性格。我觉得,俄罗斯民族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民族,是个非常爱走极端的民族,它的民族性格中经常会体现出左右摇摆的不稳定性。实际上,人的性格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说这个人坚强,但他有的时候又可能是脆弱的,但是,一个人性格的左右摇摆毕竟是在一定的幅度之内的,否则,性格就失去了界限。不过,在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中,我觉得这两极之间的距离非常大。举个例子:俄罗斯人非常剽悍,是英勇善战的,从历史上看,他们赢得了很多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否则他们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疆土,那都是靠战争和扩张赢得的。但是同时,我们也会觉得俄罗斯人有时是非常多愁善感的,很犹豫彷徨的。我以前读过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俄罗斯命运》一书,他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德国是欧洲的男人,俄罗斯则是欧洲的女人。我当时觉得很惊讶,因为我感觉俄国人是太男人化了,怎么会是欧洲的女性呢?当我在俄罗斯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觉他的这种说法不是空穴来风。经过和俄罗斯人的交往,我发现他们还是有犹豫彷徨的一面,优柔寡断的一面。我想,通过喝酒这件事,就能感觉出俄国人的这种矛盾的性格。大家都知道,俄国人酗酒成风,有许多人都染上了酒瘾,其中包括女人和老太太。他们和中国人不一样,在中国,喝酒是一种交际的润滑剂,而俄国人却不一样,他们喝酒有些近似于吸毒,他们喝酒就是为了醉倒。因此,和俄国人喝酒不必劝酒,他会自己先把自己灌醉的,因为酒是好东西,可以让他享受一下。但是,在喝完酒以后,一多半的俄罗斯人都会变得非常伤感,会和人谈起非常伤心的事情,甚至声泪俱下。在这个喝酒的过程中,俄罗斯人既豪爽又脆弱的天性得到了典型的体现。俄罗斯民族性格中另一个矛盾性的现象,就是粗与细的并存。俄罗斯民族性格中间有很粗糙的一面,同时也有非常精细、精致的一面。十几年前,我在莫斯科大剧院看芭蕾舞,我觉得在那里看到了真正的芭蕾。为什么一个在生活中显得大大咧咧的民族,却能把这样一种精细的艺术玩得最好呢?还有一个例子,我曾经在莫斯科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的宇宙馆里看到一对模型,展示的是1975年美苏一次太空合作的成果,一边是美国的“阿波罗”太空舱,一边是苏联的“联盟号”太空舱,这两个航天器能在空中对接,就说明它们在科技水平上是无高低之分的,但是,将它们放在一起则不难看出,美国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