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珍藏本)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名家作品,其他作家作品,
品牌: 杨绛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6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108021447
·条形码:978710802144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先生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她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先生的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杨绛(1911——),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作者简介杨绛(1911——),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媒体推荐读《我们仨》
弄笔墨的人,多少有一点怪癖的。心理学家曾说这是白日梦,这是不错的。曹雪芹写书,谓之梦幻之作,那一本《红楼梦》,就恍兮惚兮,不知是梦呢还是现实,或者不妨说亦真亦幻,亦虚亦实。如此而已。废名写作,就有点做梦的样子,他写乡下,写痴人,都是半仙半人,半真半假,也引得读者跟着神魂颠倒。读者不知是梦,或以假为真,大抵要上当的。像《红楼梦》,为之倾倒哭泣者每每出现,前代文人就有过记述,真是一件趣事。
有几位老人,晚年写作时,就称是寻梦之作。张中行有《说梦集》,孙犁有《远道集》都是旧梦重温,写点陈年旧账而已。过去的事为什么不能忘却?自然是一种生命的眷恋,也不妨说是情愫的倾诉。宗璞写西南联大旧事,不能都看成史家之叹,那还有对人性美质的回味,每至动人之处,便让人神往不已。神往,就是白日之梦,睁着眼睛在梦里游动,是有着别样的快慰的。
杨绛先生于九十多高龄,写了一本感人的书,谓之《我们仨》。书自梦写起,以梦而终,通篇精致沉郁,又清秀智慧。文章开篇就道:
“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钟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钟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钟书不知到哪里去了。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往前看去,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昏暗。我脚下是一条沙土路,旁边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宽广。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不见灯光,想必相离很远了……”
《我们仨》的前半部分,乃杨绛梦的记录,以梦游之笔,述一家三人的生离死别。书写得自然、情切,又不直露,但千回百转之际,有着无量的悲欣,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人的存在,不过如此。后半部是旧史的回忆,虽系实录,实亦旧梦重温,也写得九曲八折,回肠荡气。杨绛写自己,没有女性的自恋,倒常常见其反讽之妙。叙述留学与日据时代的生活,清明婉转,苦茶悠悠,也如久远的酒香暗自散来。杨绛与钱钟书是以苦为乐的人,也是彻悟人生的智者。他们写小说,讽世的意味重,毫无温吞的地方。谈及自己时,有时也来一点自嘲,不去神化自己,倒爱写日常的冷暖。怎样的痴呆、顽皮、不通世故,怎样的失落、逃逸与自娱。世人写钱钟书时,往往用了神化的笔触仰视之,惊叹之,可杨绛偏偏以平凡之心和平凡之笔写世俗中的人与事,就很让人感动。《我们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我看它时,内心像被猛刺了一下,才知道什么是真的人的生活。中国文人的笔下,涂饰太多,愿以虚幻之影去遮掩人间的丑陋。杨绛不喜那种瞒和骗,就切痛了自己的躯体,让血流出来,那是有自戕的快慰吧?梦的世界也有诚与伪的区别,前些年见一些名人写自传,自称史笔云云,那才叫白日说梦,黑的说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就让人蹙眉,有些乱谈了。伪者的书,读者是不爱接近的。
往年读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喜爱不已。沈括自云所居之所,乃旧时梦中之地,把现实与虚幻联在了一起,就别是一番境地。他的目光冷冷,所涉问题颇多,乐律、象事、艺文、地理、生物、化学、医药、卜筮,包罗万象,有旧梦,有新梦,但都严明深切,非虚妄之作,人间智慧多聚于此,真真是旷世奇声,久久难寻的。天底下的好书,大多写出了世间的隐秘,又多了一点灵动的东西。这灵动的刹那,大概就仿佛梦幻,将人的心提升到别一世界。汪曾祺晚年就爱用《梦溪笔谈》的手法记青年时的旧事,《受戒》、《大淖纪事》就是旧梦重温,却写出了黑暗世界明亮的一隅。我们看这样的作品,也会如在梦中吧。
——徐风
编辑推荐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时值2003最受关注作品《我们仨》出版一周年之际,三联书店推出限量珍藏纪念本,扉页之下附钱钟书、杨绛、钱媛三人红泥印章,宝蓝硬皮精装,更具收藏价值。
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爸爸(Pop)是钱钟书,妈妈(Mom)是杨绛,女儿是钱媛(圆O),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目录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
(一)走上古驿道
(二)古驿道上相聚
(三)古驿道上相失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