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堂笔记(隐藏的大师)

雅堂笔记(隐藏的大师)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作品集,综合,
  品牌: 连横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19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219053541

·条形码:9787219053546

·包装版本:2005-07-0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丛书名:隐藏的大师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连横是谁?连横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大陆的一些读书人可能尚不熟悉,更遑论普通百姓。在今年五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所带的礼物中,就有一件是传家宝——历史大著《台湾通史》,作者就是他的祖父连横。在台湾,连横可是鼎鼎大名,《台湾通史·序》被选入台湾地区中学国文教材,遍行全台,使读过中学的人都能得识连雅堂的大名。这样的身后盛名,没有几个旧时代的读书人可兹比拟。

如果说《台湾通史》是其风雨名山之作,《雅堂笔记》则是其真性情之作。《台湾通史》毕竟是茕茕大者,“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雅堂笔记》则不同,其内容共分七卷,分别为杂论和序跋、诗荟余墨、啜茗录、台湾漫录、台湾史迹志、台南古迹志、番俗庶闻。雅堂先生的这些史志笔记以地为经,以史为纬,间有议论,内容驳杂有趣,文字醇厚优美,对于台湾地理、山川、人物、风俗、人情、文化递嬗,乃至于异族统治压迫下慨慷悲歌,均有所记。读其志,自然会有“油然故国之思,岂仅结构之佳已哉”之感。序文和诗话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每有所得,拍案自喜,颇能自得其乐”,最可见其真性情。

祖父曾告诉家父,中日必有一战,而台湾的光复就在战争之后,所以,他告诉家父母,假如生的是男孩子,就叫做连战,因为它除了寓有自强不息的意义之外,还有克敌制胜,光复故国,重建家园的希望……很多朋友问起我这个名字的原因,我就把祖父当时这个决定告诉他们,而且我一生用这个名字,也是我个人对祖父最好的纪念。——连战(国民党主席,连横之孙)

此英雄有怀抱之士也。——章太炎(国学大师)

外曾祖永晶公不幸于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去世,当时我外祖父(连横)年仅十八岁,正值少年壮志,于是他利用居丧之暇,开始学习作诗,并曾亲手抄写《少陵全集》。身罹家园之痛,挑灯夜读,诗圣的诗意谅必深深地引起了他心底的共鸣!——林文月(台大教授,连横的外孙女)

知几谓作史须兼才、学、识三长;雅堂才、学伟矣,其识乃尤伟。——徐珂(近代著名学者)

作者简介连横(1878-1936),字天纵,又字武公,号雅堂,又号慕陶、剑花。原籍福建,先世于明亡之后,移居台湾台南,遂为台南人。连横是历史学家、诗人、诗评家、语言学家,著作有《台湾语典》、《台语考释》、《台湾诗乘》、《大陆游记》、《大陆诗草》等。但他最有名的著作是《台湾通史》。欧洲汉学家加斯巴尔登(E·Gaspardone)称许此书“为世所欢迎”。连横热爱祖国。1897年曾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1912年-1914年,他以3年时间游历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扬州、北京、张家口、武昌、汉阳、营口、沈阳、长春、吉林等地。《大陆游记》和《大陆诗草》中的散文和诗歌,凝聚了他对祖国热爱之情。连横把他游历祖国大陆与撰写《台湾通史》视为其一生两件大事。

媒体推荐书评

连横是中国台湾近代著名史学家、诗人,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被誉为台湾“太史公”,台湾“史学第一人”。本书为内地首次出版! 祖父曾告诉家父,中日必有一战,而台湾的光复就在战争之后,所以,他告诉家父母,假如生的是男孩子,就叫做连战,因为它除了寓有自强不息的意义之外,还有克敌制胜,光复故国,重建家园的希望……很多朋友问起我这个名字的原因,我就把祖父当时这个决定告诉他们,而且我一生用这个名字,也是我个人对祖父最好的纪念。

——连战(国民党主席,连横之孙)

此英雄有怀抱之士也。

——章太炎(国学大师)

外曾祖永晶公不幸于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去世,当时我外祖父(连横)年仅十八岁,正值少年壮志,于是他利用居丧之暇,开始学习作诗,并曾亲手抄写《少陵全集》。身罹家园之痛,挑灯夜读,诗圣的诗意谅必深深地引起了他心底的共鸣!

——林文月(台大教授,连横的外孙女)

知几谓作史须兼才、学、识三长;雅堂才、学伟矣,其识乃尤伟。

——徐珂(近代著名学者)

编辑推荐连横是谁?连横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大陆的一些读书人可能尚不熟悉,更遑论普通百姓。在今年五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所带的礼物中,就有一件是传家宝——历史大著《台湾通史》,作者就是他的祖父连横。在台湾,连横可是鼎鼎大名,《台湾通史·序》被选入台湾地区中学国文教材,遍行全台,使读过中学的人都能得识连雅堂的大名。这样的身后盛名,没有几个旧时代的读书人可兹比拟。

如果说《台湾通史》是其风雨名山之作,《雅堂笔记》则是其真性情之作。《台湾通史》毕竟是茕茕大者,“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雅堂笔记》则不同,其内容共分七卷,分别为杂论和序跋、诗荟余墨、啜茗录、台湾漫录、台湾史迹志、台南古迹志、番俗庶闻。雅堂先生的这些史志笔记以地为经,以史为纬,间有议论,内容驳杂有趣,文字醇厚优美,对于台湾地理、山川、人物、风俗、人情、文化递嬗,乃至于异族统治压迫下慨慷悲歌,均有所记。读其志,自然会有“油然故国之思,岂仅结构之佳已哉”之感。序文和诗话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每有所得,拍案自喜,颇能自得其乐”,最可见其真性情。

祖父曾告诉家父,中日必有一战,而台湾的光复就在战争之后,所以,他告诉家父母,假如生的是男孩子,就叫做连战,因为它除了寓有自强不息的意义之外,还有克敌制胜,光复故国,重建家园的希望……很多朋友问起我这个名字的原因,我就把祖父当时这个决定告诉他们,而且我一生用这个名字,也是我个人对祖父最好的纪念。——连战(国民党主席,连横之孙)

此英雄有怀抱之士也。——章太炎(国学大师)

外曾祖永晶公不幸于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去世,当时我外祖父(连横)年仅十八岁,正值少年壮志,于是他利用居丧之暇,开始学习作诗,并曾亲手抄写《少陵全集》。身罹家园之痛,挑灯夜读,诗圣的诗意谅必深深地引起了他心底的共鸣!——林文月(台大教授,连横的外孙女)

知几谓作史须兼才、学、识三长;雅堂才、学伟矣,其识乃尤伟。——徐珂(近代著名学者)

目录

记外祖父连横先生(代序)

卷一 杂记与序跋

万梅崦记

瑞轩记

过故居记

茗谈

……[看更多目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