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艺术,建筑,建筑艺术史,
  品牌: 汉宝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108023350

·条形码:9787108023353

·包装版本:2006-0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建筑文化讲座》ahi作者根据多年来对中国建筑梳理、研究的成果,给予文化上的诠释。通过对中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生活。从建筑与文化的交互对照中,把握中国建筑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简介汉宝德,1934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硕士。

曾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国立”自然拉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院长。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

著作有《为建筑看相》、《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建筑的精神向度》、《建筑、社会与文化》、《汉宝德谈美》、《给青年建筑师的信》等。

媒体推荐书评

建筑是技术、艺术与人生的综合。建筑物虽然是实体的,但它所能暗示或揭示的,却包括了生活的全部。因为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准,那个时代的精神,当时的审美观念,而且忠实地记录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建筑是生活的舞台。人生离不开建筑,大部分具有精神价值的物品都以某种形态连结在建筑上。古代的器物,包括艺术品,如果没有建筑空间的架构为基础,就显不出其文化上的光辉,而论为美丽的古董。

中国建筑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建筑。中国建筑是以人为主的,是没有理论的人本建筑。简单地说,中国文化在这方面一直保有其原始的、纯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象征。

中国人从来没有刻意地要改造建筑,造成式样的改变,却也不受建筑传统的过分约束,常适度地预以修改。因此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就顺着中国文化的渐变而渐变,它忠实地反映了中国人的过去;知识分子怎样在世界上求心灵的安顿,统治阶级怎样展示其权力的象征,殷商巨贾如何追求生活的逸乐,都能表现在简单而几近原始的建筑空间架构上——这真是世界建筑上的奇迹。

编辑推荐《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不是一部中国建筑史,作者的用意也不在于写一部中国建筑史,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建筑进行深度省思。

目录

第一编 中国的建筑与文化

第一讲 建筑文化的基础

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包装的原始文化

生命的建筑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