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英文版)
分類: 图书,英语与其他外语,英语读物,英文版,文化教育,
品牌: 吴刚
基本信息·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03662778
·条形码:9787503662775
·包装版本:2006年04月第0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经过近五年的工作,这本双语版《国际法》终于完成了。进入2l世纪,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其他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矛盾和冲突也不可避免。在和平与发展的大前提下,通过外交和法律途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国家间处理问题的正确选择,国际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也正基于此,近几年来,我国对精通英语的法律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大量的国际条约文本和国际法律争端案件的裁决均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很难想像一个从未阅读过国际法英文文献的国际法专业学生能够胜任将来的法律工作。笔者在开设国际法双语教学的课程中发现,很难找到适合的国际法双语教材,这也促使笔者撰写这样一本教材,既是对以往教学过程的总结,也是对以后教学方向的探索。
本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浅显易懂,言简意赅。很多英文原版法律教材篇幅冗长、语言生涩,这也令不少读者感到头痛。如果这些问题还可以通过查阅词典和法律工具书解决的话,一些源自拉丁语的国际法专业术语就使中国读者无所适从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书吸取了大量英文原版国际法著述的精华,采用相对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晦涩复杂的法律概念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笔者在教学中还发现,学生对具体案例教学要比枯燥的原理讲授更有兴趣,教学效果也更令人满意。有鉴于此,本书选择了大量国际法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读者理解抽象国际法原理和原则。同时,本书力求避免国际法英文原版教材对英美治、法律习惯的过分偏重,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中国有关的案例和国际事件,使这本书更具中国特色、更加贴近读者。
添加大量的中文注释是本书的另一个特色。为了帮助法律专业学生和法律工作者理解文章内容,本书加入了对重点词汇和难句的中文注释。重点词汇的注释采用下划线和页边注形式,方便读者对照理解和随时查阅;而难句的翻译和注释则采用波浪线和页下注形式,方便读者自学参考。
此外,在本书的结尾,按字母顺序收录了国际法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以及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的中英文对照。2005年9月初,本书初稿完成。在最后阶段,领导和同事们对这本书提出了宝贵的批评和建议。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本书也算是对他们的真诚谢意。
最后,我还要感谢法律出版社众多编辑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由于水平有限,书中所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殷切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提出批评意见。
编辑推荐经过近五年的工作,这本双语版《国际法》终于完成了。进入2l世纪,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其他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矛盾和冲突也不可避免。在和平与发展的大前提下,通过外交和法律途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国家间处理问题的正确选择,国际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也正基于此,近几年来,我国对精通英语的法律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大量的国际条约文本和国际法律争端案件的裁决均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很难想像一个从未阅读过国际法英文文献的国际法专业学生能够胜任将来的法律工作。笔者在开设国际法双语教学的课程中发现,很难找到适合的国际法双语教材,这也促使笔者撰写这样一本教材,既是对以往教学过程的总结,也是对以后教学方向的探索。
本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浅显易懂,言简意赅。很多英文原版法律教材篇幅冗长、语言生涩,这也令不少读者感到头痛。如果这些问题还可以通过查阅词典和法律工具书解决的话,一些源自拉丁语的国际法专业术语就使中国读者无所适从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书吸取了大量英文原版国际法著述的精华,采用相对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晦涩复杂的法律概念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笔者在教学中还发现,学生对具体案例教学要比枯燥的原理讲授更有兴趣,教学效果也更令人满意。有鉴于此,本书选择了大量国际法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读者理解抽象国际法原理和原则。同时,本书力求避免国际法英文原版教材对英美治、法律习惯的过分偏重,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中国有关的案例和国际事件,使这本书更具中国特色、更加贴近读者。
添加大量的中文注释是本书的另一个特色。为了帮助法律专业学生和法律工作者理解文章内容,本书加入了对重点词汇和难句的中文注释。重点词汇的注释采用下划线和页边注形式,方便读者对照理解和随时查阅;而难句的翻译和注释则采用波浪线和页下注形式,方便读者自学参考。
此外,在本书的结尾,按字母顺序收录了国际法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以及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的中英文对照。2005年9月初,本书初稿完成。在最后阶段,领导和同事们对这本书提出了宝贵的批评和建议。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本书也算是对他们的真诚谢意。
最后,我还要感谢法律出版社众多编辑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由于水平有限,书中所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殷切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提出批评意见。
目录
导论
第一章历史发展
早期源流
中世纪
现代国际法的肇始
十九世纪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