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他说: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2)

孟子他说: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2)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儒家哲学,孟子,
  品牌: 熊逸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8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6133690X

·条形码:9787561336908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孟子他说: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2)为丛书之一,为你讲述国学经典《孟子》。“熊逸说史”虽然貌似“大话”,其实却是“正说”;虽然貌似诙谐的游戏,其实却隐藏着思考的题目;虽然貌似讲古,其实却千丝万缕地关联着当下。

讲经说史,在经史之外,讲的还有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在骗局和迷雾中磨练眼力的方法,还有其他种种。“熊逸说史”丛书会慢慢把国学经典一部部讲来,用最轻松的语言来解读最晦涩的思想和最费解的历史。

媒体推荐书评

有多少错误早已让我们信以为真?有多少谎言早已让我们习为为常?

把历史的脉络梳理清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会发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都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不妨顺藤摸瓜找找源头,读历史很有些做侦探的乐趣。——而我能做到的,也只是帮你油印一套《小侦探入门》罢了。

[以史为镜]这话谁都知道。可问题是,这面镜子真就那么可靠吗?灰尘擦干净了没有?镜面是不是平的?如果我们对着一面哈哈镜穿西装、打领带,大摇大摆地出门而去……——我能做到的,也只是借你一块抹布罢了。

要读史,先读经。由史读经,由经读史,经书和史书是分不开的。——我能做到的,也只是借你一瓶胶水罢了。

经典并不一定都是面目可憎的,读书也并不一定非要正襟危坐。但深入浅出到底是个高标准,我力争深到通透、浅到诙谐,让这本书能使各位在休闲解闷之余多少活动活动脑子。这是件侯宝林讲解《管谁编》的工作,嗯,想法虽然可嘉,效果如何去不是我能说了算的。——我能做的,也只是尽量帮侯老把好史料关罢了。

希望你能够习惯这种讲经说史的方式——虽然貌似“大话”,其实却是“正说”;虽然貌似诙谐的游戏,其实却隐藏着思考的题目;虽然貌似讲古,其实却千丝万缕地关联着当下。

讲经说史,在经史之外,讲的还有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在骗局和迷雾中磨练眼力的方法,还有其他种种。这套书会慢慢把国学经典一部部讲来,用最轻松的语言来解读最晦涩的思想和最费解的历史。如果你读书的目的只是想从中得到轻松一乐,那这套书无疑会满足你的需要,但如果你在笑过之后还多了几分思考,并且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那样的话……

编辑推荐你不妨把这本书《孟子他说: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2)当做一部益智游戏手册,一边看,一边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看看我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是真的毋庸质疑?对于经典和历史,历代的统治者们大多都有着一套套高明的剪辑和宣传功夫,他们是很会用真话来说谎的,而不上当的人永远是少数中的少数。

还要记住:看这本书《孟子他说: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2)的时候不要轻易就下结论哦,你掌握的资讯越丰富,也就越能够体会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他可绝对不仅仅是把历史和典籍做了些通俗化的说明而已呀。

目录

卷三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不丑

不要轻信简体字·古人怎样起名字

公孙和公孙先生

宁死也不能坏了规矩

管仲最像人·最佳损友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梁惠王篇”结束,“公孙丑篇”开场。

在“梁惠王篇”里,孟老师主要是和国际上的一些大人物交往,而在本

篇当中,五花八门的家伙们将使故事的场面变得更加热闹。

作为《孟子》本节篇名的“公孙丑”三个字其实是个人名。公孙丑是孟

子的学生,他应该很庆幸自己不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课堂上,不然的话,

同学们肯定会拿他这个古怪名字编排出不少龌龊外号来。对了,说到“丑”

,我们在上一本书里不是还见识过一个名叫“恶”的家伙吗? 有人可能

会觉得奇怪:古代这些做父母的也太不拿自己的孩子当回事了,怎么给孩子

瞎起名字呢,你当这是新新人类起网名哪?

转念一想,嗯,古人不可能那么前卫,这样看来,“丑”、“恶”这种

字眼在孟子的时代恐怕并不像我们现在看上去那么丑恶。所以呢,大家别按

读武侠小说的习惯,一眼就把公孙丑先生当成那种只配使金背砍山刀之类粗

俗兵刃的反派角色。

对最不起眼的小事,也不妨刨根问底一番,看看能不能刨出萝卜带出泥

——公孙丑为什么叫公孙丑?难道为了跟“木子美”配成对联?嗯,这还

真不是没有先例,陈寅恪当年就曾拿“孙行者”作为上联给考生出题,标准

答案是“胡适之”。

公孙丑的答案是:丑,可能不丑。呵呵,这可不是和尚打机锋,且听我

来讲讲古。说到这个“丑”字的意思,晚清时期发生过一起著名大案,史称

“《苏报》案”,案件的焦点就在这个“丑”字上——可以说,这个字的背

后牵涉着好几颗很值钱很值钱的人头。如果这个“丑”字真是丑的,那这几

颗人头恐怕也就没法在脖子上继续待着了——这还是往轻了说,如果按照当

时的法律条文铁面无私地来判,九成该是凌迟。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大多数中国人最感窝心的时间:晚清,慈禧太后当政

的时候。

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大多数中国人最感耻辱的地点:租界区。

在这个最窝心的时间,最耻辱的地点,有几个愤青和愤中们在租界区正

忙活着开办报纸,他们在一份叫做《苏报》的无名小报上大肆发表煽动性言

论,其愤青程度是现代的counterparts绝对不敢想像的,最后居然在报纸上

对当朝天子指名道姓骂大街,说出什么“载湉小丑”这样的话来!这个“载

湉”可不是阿猫阿狗,人家是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一看,嘿,欺负人也没有这样的啊,古往今来的皇

上们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