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外纪
分類: 图书,艺术,戏剧,戏剧史事,
品牌: 徐慕云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8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108024896
·条形码:9787108024893
·包装版本:2006年1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梨园外纪》记述了20世纪初期活跃于京剧舞台的京剧名伶生活和艺术活动,他们的艺术造诣,成名经过,为人处世的态度,当时的社会兴论以及鲜为人知的轶事。
作者简介徐慕云(1900-1974),江苏徐州人,我国著名的戏剧评论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曾学戏于陈彦衡先生,对谭派艺术有过深入研究。20年代末,从事戏曲评论及戏剧史、京剧音韵等研究,著有《中国戏剧史》、《梨园影事》、《京剧杂谈》等书。曾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务长、中华国剧学校校长、中南戏剧学校教务主任等职。在主持“百代”、“高亭”等唱片公司的戏曲节目选录工作期间,为京剧声乐艺术的资料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媒体推荐书评
徐慕云,这是一个对一般读者来说已经相当陌生的名字,如今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某些历史转折时刻和某种文化氛围中,人们往往会忆起一些旧人旧事,特别是那些发生了重要影响的人和事。不仅仅是为了温故怀旧,更重要的是知新前行。“梨园外纪”刊于《申报》之“游艺界”专栏,始于1939年5月3日,止于1940年1月7日,主要集中于民国初年京剧界的人和事,有时涉及一些与戏剧有关的政坛人物,也间或论及上海戏剧界的情况。
编辑推荐《梨园外纪》以一系列的生动图景,成为中国京剧发展历史的形象映照。
目录
序梨园撷英梨园往事梨园风雨梨园掌故梨园戏馆
……[看更多目录]
序言序
沈达人
徐慕云先生是20世纪中叶蜚声戏剧领域的戏曲史论研究家、剧评家、戏曲教育家、京剧艺术资料收藏家。原名徐长廙。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系清末光绪年间拔贡。受家庭熏陶,先生自幼酷爱文学、书法,后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攻读文学专业。大学毕业后,相继供职于《商报》、《大公报》,任副刊编辑,后又担任百代、高亭、大中华等唱片公司收录部主任,负责京剧和地方戏唱片的选录工作。1933年,受聘为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委员、北平市政府文艺专员,1935年因母逝辞职丁忧。抗日战争爆发,先生在上海坚持民族气节,多次拒绝褚民谊邀请,坚决不为日伪工作。1938年以后,历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务长、中华国剧学校校长,培养了关正明、程正泰、王正屏、黄正勤、张美娟、顾正秋、孙正阳、李松年、钟松碧、沈松丽等一批著名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先生应中南文化部邀请,由上海移居武汉,与高百岁等筹建中南戏曲学校(后改名武汉戏曲学校),出任教务主任。同年,先生主动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清末以来一千多张戏单、三百多张老唱片,以及一些名演员的书画手迹捐献给国家,为中国戏曲文化建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1966年,武汉戏曲学校停办,先生虽届高龄,仍孜孜于戏曲著述,直至1974年逝世。此外,先生还创作、改编了京剧《赵氏孤儿》、《黑旗刘》、《脱靴辨奸》等历史故事剧。
先生自幼习闻家乡戏曲,在读大学期间即开始钻研京剧,后又师事陈彦衡,探讨谭鑫培演唱艺术,造诣深厚。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由于对戏曲的了解和钻研日深,又在与一些京剧、地方戏名伶的交往中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先后编写戏曲论著多种。最早问世者为先生主编的《梨园影事》,1928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初版;后因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经与胞弟徐筱汀共同修订、补充,1933年改由华东印刷公司再版。1938年,先生主编的《中国戏剧史》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1977年台湾世界书局重印了此书。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此书作为“蓬莱阁丛书”之一再次出版,同时上海书店也将此书收录于“民国丛书”,足见其影响深远。躲斋先生在“蓬莱阁丛书”《中国戏剧史》“导读”中指出:《中国戏剧史》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是中国第一部完备的戏剧史,叙述了起自周秦时代的优伶,迄于民国以来的“花部”和话剧。其次,它还非常重视戏剧的演出实践,从表演着眼,以专章详述角色、唱腔、场面、后台等等,成为其一大特色。它又从横的方面,撰述了秦腔、昆曲、越剧、话剧等十一种各地各类的戏剧史。 1938年11月至1939年4月,先生在《申报》发表了《故都宫闱梨园秘史》159篇,对京剧艺人的观念、行事、艺术均有述评,一些篇章有一定史料价值,成为梨园的趣闻轶事。先生于1924年至1940年,还在《戏剧月刊》、《半月戏剧》、《十日戏剧》、《剧学月刊》、《文化建设》、《梨花杂志》诸刊物发表戏剧评论文章多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生笔耕不辍,与黄家衡合著的《京剧字韵》,195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京剧唱念的阴阳平仄、五音四呼、尖团清浊及所用韵辙,并附京剧常用字汇表。1960年,先生所撰《京剧杂谈》由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其中第一部分介绍了京剧各行当的流派,第二部分杂谈京剧唱腔、字韵、韵白、脸谱、化装与靠旗、翎子、髯口、水袖的功用,是一部知识性读物。1970年以后,先生在高龄、重病的情况下,仍用四年多时间写成《京剧音韵字汇》一书,于1979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武汉分会、《长江文艺》编辑部内部出版,为发扬中华戏剧文化贡献了毕生精力。
徐慕云先生的《梨园外纪》,是继《故都宫闱梨园秘史》以后,在《申报》发表的又一部有关戏曲历史的著作。从1939年5月至1940年7月,连载204篇。全文记述了若干京剧名伶的生活和艺事活动,以对表演艺术的记述和评价为主干,也传播了一些京剧的知识。比如先生指出,嘎调有难易之分,《战太平》、《目连救母》中的二黄嘎调需使一长腔,较之《探母》中的“叫小番”要难得多。而且嘎调有软、硬之分,嘎调、半嘎调之分。这就增加了读者对京剧的了解和认识。再如先生谈到金少山与钱宝森同台演出《捉放曹》、《空城计》、《法门寺》时,正值钱宝森倒嗓未复元,金少山就绝不用嗓子啃对方,而是压低调门,让钱宝森得彩后,才偶尔要个好。有一次《龙凤呈祥》演出前,金少山还热心地在后台忙着给龚云甫送饭。声誉越高,架子越低,更不十分重视金钱。金少山为人虽有缺点,但在从艺的这些方面还是给后辈戏曲演员提供了可以学习的先例。
作者对表演艺术的记述,以褒扬为主,但也有比较和批评。比如认为贵俊卿学谭鑫培独有心得,袍带戏《盗宗卷》、《群英会》、《王佐断臂》百看不厌;《卖马耍锏》得谭鑫培琴师孙佐臣传授,更是老谭后的独一人。又如说红豆馆主溥西园学王楞仙功力很深,再从黄润甫学曹操戏,生、净、丑、末无所不能。而且文、武、昆、乱样样精到,全本《宁武关》远胜余叔岩、言菊朋、瑞德宝三人。作者还指出,所谓徐碧云犯梨园白虎之忌是妄诞的传说,徐碧云的失败、潦倒全在自己不思上进;原本容貌一般,唱青衣已属勉强;吸食鸦片,更是自毁面目;行为不检点,被罚苦力,尤为观众所鄙视。对1939年余叔岩违约,未到沪上某堂会出演的原因,作者的判断尤有知人之明。以为虽有无需以演剧维持生计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在于钱金福、王长林等老搭档物故,余叔岩为维护已获盛名,故而不愿草率登台。通过这样深层的心理分析,呈现了艺术家对艺术的严肃、认真态度。在以上种种记述之中,包含着对艺术精粗美丑的鉴别,以及伶人从艺的一些经验教训,颇值得后学者去把握体悟。
此外,全书以活泼、清新的文字娓娓而谈,让读者手难释卷,而无阅读疲劳之感。同时,所记述的京剧伶人生活和艺事活动,又以一系列生动图景,成为近代京剧发展历史的形象映照。
三联书店此次重新整理出版这部徐慕云先生早年的著作,对于帮助后人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界一些名人的艺术造诣、成名经过、为人处世的态度、社会舆论以及鲜为人知的轶事有所裨益。
徐慕云先生之女徐玉华为《梨园外纪》专著出版,嘱我作序。考虑到徐慕云先生的戏曲著述活动主要在20世纪的30年代到40年代,今天的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已经了解不多,故而对先生的生平和著述做了如上介绍。是为序。
文摘伶界大王谭鑫培之聪明过人处 今人每以为清季供奉内廷之伶工,处境必异常优裕而尊崇,往往生欣羡之心,实则机械式生活,完全丧失自由;且小心翼翼,大有“伴君如伴虎”之危惧。谭英秀(即谭鑫培)受西后殊宠,居然获得大王贝勒之崇衔,可谓尊崇极矣。惟每值内廷传差,黎明起身时恒作自恨之语曰:“老佛爷总是放我们不过,这么冷的天,这是何苦来呢?”盖谭氏嗜阿芙蓉(鸦片)甚深,平日起床极晏,若遇传差,即不能安睡。有时恐迟到误戏,辄坐以待且,而献艺帝后驾前,又惧或以失眠故,致嗓音失润,有效力不周之罪,不特难邀后赏,抑且将受斥责,于颜面声誉均大有关碍也。老谭之做此语,固见其心细如丝,临事而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