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五题(季羡林著)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佛教,佛教史,
品牌: 季羡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26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101053319
·条形码:9787101053319
·包装版本:2007年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学术文章必是艰涩难懂吗?看看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文章就会发现原来学术论文也可以这样妙趣横生。
本书以佛教在印度产生、发展、传播,如何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后再倒流回印度为线索,将季羡林先生论佛教的文章编排为十五个题目。使读者能够条理清晰地阅读季先生在佛教史和中印关系史上的这些重要论述: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论释迦牟尼、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法显、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关于玄奘、关于《大唐西域记》、佛教对中国儒道两家的影响、佛教的倒流。
阅读本书不仅能获得佛教和中印关系的基本知识,还能了解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与堂弟提婆达多的斗争以及玄奘和唐太宗、菩提达摩和梁武帝的故事。
季羡林先生的文字平易近人,论说逻辑分明、丝丝入扣,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揭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其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善于综合和联系的特点。希望本书能满足那些对学术大师的研究成果心存向往的普通读者的需要。
作者简介季羡林,语言学家、作家、文学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人。著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清华园日记》等。
编辑推荐学术文章必是艰涩难懂吗?看看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文章就会发现原来学术论文也可以这样妙趣横生。
本书以佛教在印度产生、发展、传播,如何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后再倒流回印度为线索,将季羡林先生论佛教的文章编排为十五个题目。使读者能够条理清晰地阅读季先生在佛教史和中印关系史上的这些重要论述: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论释迦牟尼、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法显、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关于玄奘、关于《大唐西域记》、佛教对中国儒道两家的影响、佛教的倒流。
阅读本书不仅能获得佛教和中印关系的基本知识,还能了解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与堂弟提婆达多的斗争以及玄奘和唐太宗、菩提达摩和梁武帝的故事。
季羡林先生的文字平易近人,论说逻辑分明、丝丝入扣,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揭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其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善于综合和联系的特点。希望本书能满足那些对学术大师的研究成果心存向往的普通读者的需要。
目录
我和佛教研究(代序)
第一题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1.佛教兴起时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
2.当时思想界的情况
3.佛教的起源
第二题 论释迦牟尼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