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夜的中国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品牌: 罗平汉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010064987
·条形码:9787010064987
·包装版本:2007年1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文革前夜的中国》共分为“走出困境”、“中苏论战”、“社教运动”、“过火批判”和“山雨欲来”五个部分,系统介绍了“文革”前夜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中国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作者对“大跃进”运动后中国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中苏两党的冲突与摩擦、作为“文革”预演的“四清”运动在中共高层产生的严重分歧、文化大革命的直接起因等历史事件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作者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原则,客观、真实地介绍了这些事件。
作者简介罗平汉,1963年8月生,湖南省安化县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从事当代中国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土地改革运动史》、《农业合作化运动史》、《农村人民公社史》、《当代历史问题札记》、《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二集》、《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天堂试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等。
编辑推荐长期以来,关于“文革”前夜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一直为国内外学界所关注。《文革前夜的中国》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对于系统总结“文革”发生的原因,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了解历史,展望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一、走出困境
1.严重的困难
2.“八字方针”
3.“农业六十条”
4.“包产到户”的兴衰
5.伤筋动骨的调整
6.“备战备荒为人民”
7.工业学大庆
8.大寨红旗的升起
二、中苏论战
1.裂缝的产生
2.“东风压倒西风”
3.“完全一致”的背后
4.赫鲁晓夫发动突然袭击
5.“一场痛快的争论”
6.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
7.“要停止公开论战是不行的”
三、社教运动
1.“社会主义教育一抓就灵”
2.“前十条”与“后十条”
3.“三分之一的政权不在我们手里”
4.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5.“桃园经验”与小站夺权
6.“四清”性质的高层分歧
四、过火批判
1.关于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
2.所谓“坏影片”
3.“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
4.上纲上线的“学术批判”
5.围绕《海瑞罢官》的斗争
五、山雨欲来
1.罗瑞卿遭打倒内情
2.试图控制局势的《二月提纲》
3.一个与《二月提纲))对立的文件
4.被抛到风口浪尖的“三家村”
主要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中苏论战
2.“东风压倒西风
毛泽东在莫斯科发表长篇讲话,提出了“东风压倒西风”的著名论断。可是在场的苏联人听后心中却很不是滋味。日益强大的中国在苏联的东面,东风压倒西风是否含有中国压倒苏联之意?就算没有这层意思,可从苏联的情况看,只有西风才能带来雨水,而东风带来干燥的空气,对农作物并不利,要是老刮东风就麻烦了。
57年11月2日,毛泽东来到莫斯科,这是他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国。毛泽东此行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参加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典活动;二是出席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这次,毛泽东带来了一个阵营强大的代表团,副团长是宋庆龄,主要成员有邓小平、彭德怀、郭沫若、李先念、乌兰夫、陆定一、陈伯达等。
对于毛泽东的到来,苏联方面给予了最高的礼遇。其他国家和党的领导人安排到了列宁山等处,只有毛泽东下榻在克里姆林宫,并住在最豪华的叶卡捷琳娜女王的寝宫里。
11月6日,出席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大会。大会开了一天,上午由赫鲁晓夫作报告,下午各兄弟党代表团负责人致词或讲话。毛泽东是第一个讲话的。他说:
“世界各国人民从苏联人民所获得的成就中,一天比一天明显地看到自己的将来。苏联的道路,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从来就是十月革命所开始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革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估计到这些特点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论在革命事业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都充分地利用了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的丰富经验。”
讲话中,毛泽东还谈到了如何对待苏联和维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团结的问题,强调:“增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团结,是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神圣的国际义务。”①
在毛泽东讲话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响起长时间的掌声。代表团成员之一的杨尚昆在其日记中写道:“今天主席出现在纪念会上,大受欢迎。主席一出场,全体即起立致敬。下午大会时,主席第一个讲话,全场起立。讲话中不断鼓掌,讲完了全场又起立,为纪念会致最高敬意的表现。其余各兄弟党代表讲话,都是鼓掌没有起立。”②
赫鲁晓夫对毛泽东可谓关怀备至,每天早上都到克里姆林宫来看望,并且迎来送往,这也使毛泽东对其增加了几分好感。他当面对赫鲁晓夫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荷花虽好,还得绿叶扶持。我看赫鲁晓夫这朵花是需要绿叶扶持的。”还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