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缸震荡(典藏柏杨·杂文)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名家作品,柏杨,
品牌: 柏杨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15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020065627/9787020065622
·条形码:978702006562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典藏柏杨·杂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酱缸震荡》凝聚了《丑陋的中国人》出版十年后柏杨先生对中国人民族性的再思考,既充满了批判,也充满了希望。《丑陋的中国人》日译本出版后,在日本社会同样激起巨大反响,日本华裔作家黄文雄就《丑陋的中国人》涉及的一些问题,与柏杨展开近一步对话,遂有了《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书后另附有柏杨从未出版的《未竟的访谈》,内容拓展到中西文化比较等,可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柏杨的思想。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特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年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酱缸文化对中国人最大的影响,就是把中国人都酱得一模一样,当然不是每个人面孔都皱纹满面,而是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尽量消除个性。假如你要表现自己的个性的话,会感觉不妥,而且一般人也会批评,甚至要铲除你这种“独特”个性。中国酱缸文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中国人普遍的、而且很根深柢固地怀着“嫉妒心”,对每个人都嫉妒,但为什么嫉妒都不知道,只是看不顺眼、见不得人好,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没有开阔的胸襟,也就是人格的不完整。中国文化因为缺少终极关怀和终极理想的基因,人们全部精力都贯注到现世的荣华富贵,又因为人口密集、竞争激烈,打压手段最简单而又立即见效,所以,不能衍生出尊重别人的人权精神,也产生不了平等观念。孟轲先生所谓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故意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并不是人权精神,人权精神是尊重和平等,平民忽然“贵”过了君王,也是一种病态。
作者简介柏杨,中国人熟悉的作家,其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他不仅是一名著作等身的家,同时也是思想家,社会观察家和文化评论者;他不但是历史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如此丰富的人生不容易说得清,还是看他写的书吧!
媒体推荐�
编辑推荐《酱缸震荡》十年后,柏杨与日本作家黄文雄再论《丑陋的中国人》
1985年,柏杨撰写《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直言不讳的内容,句句击中中国人的禁忌要害。十年后,柏杨再度面对“丑陋的中国人”这个问题,写下《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他认为中国人还有救,中国人会成为一个有尊严,而又尊重别人尊严的民族。
痛心中国的“酱缸文化”,反省中国人的“丑陋”,要中国人活得有尊严。
专业书评�
目录
序柏杨
壹酱缸震荡
1.我遗憾威胁不够
2.诚实的人有祸了
3.培养新的尊严
4.扒粪运动
5.就是学不会
6.如果没有鸦片战争
7.落后的烂国
8.魔术巨棒
9.只敢在“圣人”裤裆下跳来跳去
10.死搅蛮缠
11.不应总想自己的美德
12.一窝蜂发飙症
13.中国人都是好演员
贰酱缸文化
14.政治艾滋病
15.有权势才算祖先
16.孔丘和外来文化
17.安史之乱救了日本
18.中国只有政治文化
19.士大夫自成体系
20.劣质传统
21.挣脱诅咒
22.缺少终极关怀和终极理念
23.鲁迅的定位
24.“想当年”
25.中国人不能忍受悲剧
叁酱缸蛆惊蛰
26.文化异象
27.分裂产生民主
28.伊达正宗的“狂奔”
29.“师承”是一个毒瘤
……
肆仁义道德
伍中国的出路
附录未竟的访谈
未竟的访谈(代序)
壹中西文化怎么不一样
贰何谓酱缸文化
叁吃的文化为什么一直没有提升?
肆平等为万念之母
伍只有人的道德,没有事的道德
……[看更多目录]
序言谢谢日本作家黄文雄先生,由于他的建议和他提出的问题,使这一本书得以完成。最初只准备出日文本,后来才想到为什么中文本不能同步发行!
此时重新回顾一生的写作,除去开头十年的小说创作,第二个十年,我致力于社会现象的剖析与批判,然后.在铁窗下我再专攻十年历史。之后,继来的十年,我全心把《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文。在这整个写作过程中,我对国人根深柢固的观念和习性,有较深入的观察和体验的机会,所以,这本书也是身为一个中国人的一份自我检讨与期许。
我不相信生活在台湾这个衣食丰足宝岛上的国人,灵魂会就此麻痹下去,所以,我很兴奋地出版这本书。
1995年5月20日 台北
文摘壹酱缸震荡
1我遗憾威胁不够
自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问世以后,天下激荡。有如竹竿触到蜂巢,搞得群蜂乱飞、乱叮。甚至有人谩骂柏杨先生诋毁同胞,扰乱民心,真是“贱骨头”。或对一般大众误导,造成思想见识的混淆,影响社会人群的认知与信心甚巨等等。这可以说是日本或欧美难得一见的社会怪现象。从《丑陋的中国人风波》、《都是丑陋中国人惹的祸》等书,可见一斑。不知是否有暴力威胁?有关《丑陋的中国人》所产生的风风雨雨、前前后后,柏杨先生不知可否略述一下概况?感触如何?
说实在话,我遗憾威胁不够。我指的威胁不够,不是指暴力的威胁,而是指对我提出“丑陋的中国人”论点反驳的薄弱,使我感到泄气。今天这个话题,在我提出后第十一年,仍然受到日本读者的重视,最近还继续推出第二十一版,又引发深入的追踪探讨,才有日文版这本书的完成在先,而中文版的出版同步在后。我遗憾的是《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在我的国家,无论是台湾、香港,或大陆,除了情绪上的攻击,并没有更多深入的论辩和探讨。
一个人身处的背景和时代有很大关系。前天,我读到台北《联合报》报头下一则广告:
道歉启事
家母不幸别世,吾与妻小未尽孝道,又对外谣传吾姊争夺遗产,蒙二姊春霞体谅,不予计较,暨众姊妹同意无条件抛弃继承权,使吾顺利办理继承遗产。特此声明感谢并致歉。
道歉人:胡神贺陈淑真
新营市太子路153巷56弄3号
这则广告如同青天霹雳,使人看到台湾由传统社会的堕落、僵化、腐败、鄙陋,提升到平等、公道、理性、尊严,新观念建立的过程中,最丑陋的一面。广告中这对夫妇,恬不知耻地剥夺众姊妹法定应有的权益,就是仗恃传统恶习的包庇,我们需要对这类左右我们生活的丑陋观念或行为,予以揭发和革新。
同一个问题,由于时代的不同,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当1960年代,如果有人推测会有一个文化人因“大力水手”一幅漫画的翻译,竟被苦刑拷打,坐牢十年,一定不会有人相信。可是如果有人推测,《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如果不在1980年代发行,而在1960年代发行,它的作者会处死,或至少也会监禁二十年,家破人亡。这项预言,不会有人怀疑它的可能性。” 不过,我十分幸运,它发表在1980年代,当时台湾的独裁政治已进入尾声,有气无力,我个人虽然仍受禁制,不能到大学讲演,但政府对作者并没有采取行动。
《丑陋的中国人》没有给我直接的威胁,这使我感到时代因素的重要,因为再睿智、再勇敢的人,生
……[看更多书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