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民国学术经典丛书)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清代哲学(1644~1840年),
品牌: 梁启超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37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00469377
·条形码:978750046937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民国学术经典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作者在书中概括300年学术发展的总趋势,认为这个“时代思潮”是对宋元明三朝“明心见性”“道学”的批判;是再开一个更切实更伟大时代的“先驱”;这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其“支流是,排斥理论提倡实践”。另外还比较详尽地评述了清代学者在经学、小学、音韵学、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史学、 方志学、地理学、传记及谱牒学、历算学及其他科学、乐曲学方面的成就。
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参与百日维新,人称“康梁”。曾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著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学术著作,结集为《饮冰室合集》等。
媒体推荐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为20世纪的学术史确立了典范。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最后四章中,梁启超论述了清代学者在经学、小学、音韵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史学、方志学、地理学、历算学、谱牒学、乐曲学、物理学及工艺学等方面的成就,他对清代学术史的论述具有广泛性与完整性。
——袁咏红
编辑推荐《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讲述了明朝末年至中华民国初年(1623~1923)中国学术思想的变迁史。原是作者在清华大学等校演讲的讲义,后整理成书,最早1926年由上海民志书店正式出版。
目录
一 反动与先驱
二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
三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
四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
五 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
六 清代经学之建设
七 两畸儒
八 清初史学之建设
九 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
十 实践实用主义
十一 科学之曙光
十二 清初学海波澜余录
十三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
十四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
十五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
十六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四)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