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导论(教师教育精品教材·拓展系列)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综合,
品牌: 黄河清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5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61762844
·条形码:978756176284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师教育精品教材·拓展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家校合作导论》主要分10章介绍了其内容。家校合作的背景与意义、家校合作的基本概念、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国外的家校合作、港澳台地区的家校合作、我国家校合作的发展与研究、我国家校合作的方式与内容、我国家校合作成功的案例、我国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等。
目录
第一章 家校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家校合作的背景
第二节 家校合作的意义
第二章 家校合作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家庭与家庭教育的概念、要素及解读
第二节 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概念、要素及解读
第三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
第四节 家校合作的概念及解读
第三章 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家校合作的历史认识
第二节 家庭与学校的可能关系
第三节 家校合作的理论视角
第四节 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
第四章 国外的家校合作
第一节 诞生于19世纪末的家校合作组织——美国家校合作启示
第二节 家长担任“教学助手”——英国家校合作透析
第三节 配备家校之间的“协调入”——法国家校合作管窥
第四节 家长教师联合会的推动——日本家校合作观察
第五节 “学校一家庭一社区”三维教育网络——新加坡家校合作探微
第五章 港澳台地区的家校合作
第一节 “成功指标及成功实践”——香港地区家校合作评析
第二节 “家长教育读书课程”——澳门地区家校合作透视
第三节 班级亲师会——台湾地区家校合作概览
第六章 我国家校合作的发展与研究
第一节 我国家校合作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我国家校合作的研究成果
第七章 我国家校合作的方式与内容
第一节 家庭与学校的基本合作
第二节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第三节 学校的家长教育
第八章 我国家校合作成功的案例
第一节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案例
第二节 学校进行的家长教育案例
第三节 家校互动的合作案例
第九章 我国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我国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家校合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改革我国家校合作现状的策略
第十章 我国家校合作的展望与推进
第一节 构建理想的家校合作的机制
第二节 落实有效的家校合作的举措
附录
香港地区家长教师会会章
澳门地区慈幼中学(小学部)家长会会章
澳门地区慈幼中学(小学部)“家长会”及“家长教师会”之组成架构、运作模式及功能
台湾地区台北市大安区龙安国民小学家长资源调查表
台湾地区台北市大安区龙安国民小学1998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英国BELMONT学校《家校合同》
家长访谈提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民族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进入新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全球化的知识社会,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改革发展教师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国家教育实力,曰益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首选战略。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并实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验推广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它呼唤教师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新型教师。
教师教育是建立在学科、专业和教育学科共同协调发展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教师专业的终身发展、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反思性教学、教师行动研究、基于教学情境的教师表现性评价等,既要求在教师教育中将之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也要求指导教师将之转化为自身教学实践的要求。不断推进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和创新,把学科、专业与教育学科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文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指出:“家庭与教育系统的关系有时被认为是对立的关系: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由学校传授的知识可能与家庭的传统价值观相对立;同样,处境很差的家庭往往把学校看作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它们既不了解学校的规约,也不了解学校的用途。因此,家长与教师之间必须进行真正的对话,儿童的协调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补充。”
1993年中共中面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的中国新一代的前途命运,掌握在当下年轻的父母和教师的手中。家校合作,是大教育观念下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是可持续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在本书的第一章里,将重点阐述家校合作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后记本书是我从事家校合作多年研究的心血之作,在我即将著述完成这本新教材的时候,我必须提及一些与本教材的完成与发表有密切关系的人士。
感谢杜成宪教授,他将“家校合作”课程建设的任务郑重地交给r我,为我进入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同时在教材写作过程中他还向我提供珍贵的研究资料,尤其是有关澳门地Ⅸ的研究资料。
感谢上海教育科学院的丁笑炯老师,她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问,为我寻找了多份香港地区家校合作有价值的资料。感谢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黄适毓教授,她在百忙中为我送来了多份白湾地区家校合作有价值的资料。
感谢我校教务处党远鸿老师、苟渊老师与盂永红老师,他们为教材的m版费心良多。感谢我校出版社吴海红老师,她对教材的修改提出了许多宅贵的意见。感谢我校“985工程”“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研究项目的支持,使本教材最终能够顺利出版。
感谢我的学生,与他们相逢是我们的缘分,唯有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他们当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