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生(季羡林自选集)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哲理,
品牌: 季羡林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页码:27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1429664/9787801429667
·条形码:978780142966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季羡林自选集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谈人生》讲述我写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都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百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能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升天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作者简介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期间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播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谈人生》是曾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的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内中具体收录了其的《老年四“得”》、《谈所谓“老龄化社会”》、《糊涂一点潇洒一点》、《梦游21世纪》等作品。
目录
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人生
再谈人生
三论人生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不完满才是人生
缘分与命运
谦虚与虚伪
做人与处世
走运与倒霉
牵就与适应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三思而行
论压力
论朋友
论恐惧
爱情
成功
容忍
忘
毁誉
坏人
傻瓜
隔膜
世态炎凉
我们面对的现实
漫谈伦理道德
谈孝
谈礼貌
衣着的款式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论正义
论博士
论教授
论包装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
——再论包装
论“据理力争”
论怪论
漫谈消费
漫谈撒谎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公德(一)
公德(二)
公德(三)
公德(四)
思想家与哲学家
真理愈辨愈明吗?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
我的怀旧观
我的座右铭
座右铭(老年时期)
我的美人观
我害怕“天才”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满招损,谦受益
一寸光阴不可轻
时间
目中无人
人生箴言
禅趣人生
人生漫谈
人生小品
谈老
老年
谈老年(一)
谈老年(二)
谈老年(三)
老年十忌
再谈老年
老年四“得”
赞“代沟”
老少之间
老马识途
谈所谓“老龄化社会”
养生无术是有术
长寿之道
长生不老
难得糊涂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新年述怀
八十述怀
新年抒怀
虎年抒怀
梦游21世纪
千禧感言
迎新怀旧
——21世纪第一个元旦感怀
新世纪新千年寄语
九十述怀
九三述怀
狗年元旦抒怀
九十五岁初度
漫谈“再少”问题
——向普天下老年人祝贺春节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希望21世纪家庭更美好
希望在你们身上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
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说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
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在我的散文和杂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后矛盾的现象,是颇能找出一些来的。比如对中国社会某一个阶段的歌颂,对某一个人的崇拜与歌颂,在写作的当时,我是真诚的;后来感到一点失望,我也是真诚的。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删改,统统保留下来。不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像我这样性格的一个人,我是颇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离一个社会活动家,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我本来希望像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那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求闻达,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又决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决不是不爱国,那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然而阴差阳错,我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应景文章不能不写,写序也推脱不掉,“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会也不得不开。事与愿违,尘根难断,自己已垂垂老矣,改弦更张,只有俟诸来生了。
季羡林
文摘人生
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天天面对人生,时时刻刻面对人生,让我这样一个世故老人来谈人生,还有什么困难呢?岂不是易如反掌吗?但是,稍微进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问: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谈人生者众矣。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人生的价值,花样繁多,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是越谈越糊涂。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哲学家的哲学,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们的哲学同吾辈凡人不搭界,让这些哲学,连同它们的“家”,坐在神圣的殿堂里去独现辉煌吧。
像我这样一个凡人,吃饱了饭和没事儿的时候,有时也会想到人生问题。我觉得,我们“人”的“生”,都绝对是被动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先制订一个诞生计划,然后再降生,一步步让计划实现。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他住在天上,忽然想降生人寰,超度众生。先考虑要降生的国家,再考虑要降生的父母。考虑周详之后,才从容下降。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辈凡人。
吾辈凡人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我们糊里糊涂地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会糊里糊涂地夭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寿登耄耋,像我这样。
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我在上面讲了那么些被动,那么些糊里糊涂,是不是我个人真正欣赏这一套,赞扬这一套呢?否,否,我决不欣赏和赞扬。我只是说了一点实话而已。
正相反,我倒是觉得,我们在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谓予不信,请尝试之。
再谈人生
人生这样一个变化莫测的万花筒,用千把字来谈,是谈不清楚的。所以来一个“再谈”。
这一回我想集中谈一下人性的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争论问题:人是性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