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录(繁体)(钱钟书集)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综合,
品牌: 钱钟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
·页码:7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108027498
·条形码:9787108027498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钱钟书集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一九四八年六月,《谈艺录》由上海开明书店印行,明年七月再版而止。海外盗版勿绝,好事者尝示二本,均误脱百出,不堪思適,聊勝于无耳。自维少日轻心,汪尝易足,臆见矜高;即亿而偶中,终言之成理而未澈,持之有故而未周,词气通。
目录
一 诗分唐宋
二 黄山谷诗补注 附论比喻
三 王静安诗
四 诗乐离合
五 性情与才学
六 神韵
七 李长吉诗
八 长吉诗境
九 长吉这法
十 长吉曲喻
一一 长吉用啼泣字
一二 长吉用代字
一三 长吉与杜韩
一四 长吉年命之嗟
一五 模写自然与润饰自然
一六 宋人论韩昌黎
一七 昌黎
一八 荆公用昌黎等 诗用语助
一九 荆公诗注
二十 宋人论昌黎学问人品
………
……[看更多目录]
文摘一:
诗分唐宋,唐诗复分初盛中晚,乃谈艺者之常言。而力持异议,颇不乏人。《苏平仲文集》卷四《古诗选唐序》论杨士弘《唐音》体例不善,早曰:“盛时诗不谓之正音,而谓之始音。衰世诗不谓之变音,而谓之正音。又以盛唐、中唐、晚唐,并谓之遗响。是以体裁论,而不以世变论。异乎十三国风、大小雅之所以为正变者’’云云。已开钱牧斋《有学集.唐诗英华序》之说。余窃谓就诗论诗,正当本体裁以划时期,不必尽与朝政国事之治乱盛衰脗合。士弘手眼,未可厚非。
(补订)杨士弘说实为北宋以来常论。参观《管锥编》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七四“文弊与起衰”。俞文豹《吹剑录》曰:“近世诗人好为晚唐体。不知唐祚至此,气脉浸微,求如中叶之全盛,李、杜、元、白之瑰奇,无此力量。今不为中唐全盛之体,而为晚唐哀思之音,岂习矣而不察也。”称“中唐全盛”,正谓作者处世乃唐代之“中”,而作者成章则唐诗之“盛”。区别井然.叶横山《汪文纠缪•唐诗正序》日:
“就初而论,在贞观则时之正,而诗不能反陈隋之变”;亦此旨也。左仁、周贻朴同辑黄周星《九烟先生遗集》卷一《唐诗快自序》曰: “唐之一代,垂三百祀。不能有今日而无明日,有今年而无明年。初、盛、中、晚者,以言乎世代之先后可耳。岂可以此定诗人之高下哉。犹之乎春、夏、秋、冬之序也。四序之中,各有良辰美景,亦各有风雨炎凝。不得谓夏劣于春,冬劣于秋也。况冬后又复为春,安得谓明春遂劣于今冬耶。”则另明一义,而笔舌恣肆可喜。
诗自有初、盛、中、晚,非世之初、盛、中、晚。故姜西溟《湛园未定稿》卷四《唐贤三昧集序》,即诘驳牧斋,谓:“四唐不可以作诗者之年月论。如毛诗作诵之家父,见于桓公八年来聘、十五年来求车,为周东迁后人,而其诗不害为小雅。黍离行役之大夫,及见西京丧乱,为周东迁前人,而其诗不害为王降而风”云云。斯言也,并足以上折平仲,惜尚未能明拈风格之分。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严仪卿首倡断代言诗,《沧浪诗话》即谓“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云云。曰唐曰宋,特举大概而言,为称谓之便.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杨诚斋集》卷七十九《江西宗派诗序》曰:“诗江西也,非人皆江西也。”《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