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框架设计

分類: 图书,经济,财政税收,中国财政,
品牌: 任勇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页码:18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2096707/9787802096707
·条形码:978780209670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框架设计》内容简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是完善环境政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而且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生态补偿机制和相关责任赔偿机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责任赔偿机制就是对享受了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利益,但不履行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的行为进行惩罚的机制。..
编辑推荐《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框架设计》编辑推荐:可以在国务院下设立由相关部委组成的国家生态补偿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行使生态补偿工作的协调、监督、仲裁、惩罚与奖励等相关事务。有需求的地方,可以参照国家的体制设置格局,建立地方生态补偿管理体制。...
目录
第1章生态补偿问题及其本质
1.1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
1.2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问题
1.3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问题
第2章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生态补偿机制概念的基本要素
2.1.1几个相关的概念
2.1.2定位或目的
2.1.3基本性质
2.1.4外延
2.1.5基本方法、依据和标准
2.1.6生态补偿机制内涵的表述
2.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其政策含义
2.2.1生态学基础
2.2.2法理基础
2.2.3公共物品理论基础
2.2.4外部性理论基础
2.2.5环境资源资本论基础
第3章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国际专家的视角
3.1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的概念与动机
3.1.1 PES的概念
3.1.2 PES的动机
3.1.3中国PES的相关做法
3.2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的现状
3.2.1流域服务(水质、水量与洪水管理)付费
3.2.2生物多样性服务付费
3.2.3碳捕获与储存付费
3.2.4风景与娱乐
3.3教训与设计创新
3.3.1政策与制度框架
3.3.2 PES设计与公平目标
3.3.3提高PES的效率与效果
3.3.4私营部门的作用
3.4对中国的借鉴
3.4.1 PES模式
3.4.2政策与制度
3.4.3 PES的技术设计
3.4.4 PES与脱贫
3.4.5私营部门与PES
3.4.6建立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4章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中国专家的视角
4.1生态补偿相关政策
4.1.1农业政策中的生态补偿相关规定
4.1.2矿区复垦政策中的生态补偿规定
4.1.3对中国的借鉴
4.2生态补偿的方式
4.2.1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
4.2.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补偿类型
4.2.3各种补偿类型的比较
4.2.4对中国生态补偿的借鉴
第5章生态补偿相关政策与实践
5.1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综述
5.1.1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
5.1.2退耕还林(草)政策
5.1.3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政策
5.1.4天然林保护工程
5.1.5退牧还草政策
5.1.6矿产资源税及矿产资源补偿费
5.1.7水资源费政策
5.1.8扶贫政策
5.1.9生态移民政策
5.1.10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关补偿政策
5.1.11耕地占用的有关补偿政策
5.1.12三江源保护工程
5.1.13流域治理与水土保持政策
5.1.14生态补偿相关政策的总体评价
5.2地方生态补偿的实践与政策需求
5.2.1流域上下游的生态补偿问题
5.2.2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探索
5.2.3以政府主导的综合性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
浙江省生态补偿的做法和经验
5.2.4.地方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需求
第6章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
6.1财政政策走向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6.1.1财政收入政策趋势
6.1.2财政支出政策趋势
6.1.3财政体制
6.1.4财政财务管理制度
6.2整合现有生态补偿财政政策
6.2.1生态补偿机制的两个层次
6.2.2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整合
6.2.3退耕还林(草)政策、退牧还草政策、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的整合
6.2.4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关补偿政策的整合
6.2.5现有生态补偿财政政策整合的难点和建议
6.3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创新
6.3.1生态补偿基金的资金来源
6.3.2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6.3.3横向转移支付政策
6.3.4.财政管理政策:部门与地方矛盾的化解
第7章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与政策框架
7.1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战略
7.2生态补偿问题的类型及优先领域
7.2.1生态补偿的问题类型
7.2.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先领域与政府职责
7.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和政策依据与保障制度
7.4补偿依据和标准
7.5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工具
7.5.1公共类政策
7.5.2市场手段
7.5.3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设计
7.6实施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
7.7责任赔偿机制
……[看更多目录]
序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较完整的环境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对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管理都有较完善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手段。但在自然生态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国面临着政策结构性缺位的挑战,特别是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严重短缺,无法解决诸如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这类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关系规律在发生着作用,即由于环境利益及其相关的经济利益在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环境利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
文摘第3章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国际专家的视角
3.1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的概念与动机
3.1.1 PES的概念
生态系统服务:有许多与“生态系统服务”意思相近的词语,如“环境服务”与“生态服务”等,为简明起见,本章统一使用“生态系统服务”这一词语。表3.1列出了自然界所提供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指对生态系统服务管理者或提供者提供补偿的范围。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这些补偿计划都处于发展和形成阶段——包括从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人与提供者之间的一次性补偿到限额交易市场等。但是,PEs定义的核心都是由土地管理者自愿提供的服务,其支付情况根据其承诺提供的服务而定。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管理的农村土地所有者进行的一次性交易,另一种是更复杂的“市场”机制(涉及在众多购买者与销售者之间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