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基础(普通高校中文学科基础教材)
分類: 图书,新闻出版/图书馆/档案学,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文献学,
品牌: 董洪利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9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1129804
·条形码:978730112980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校中文学科基础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文化作为狭义的观念形态,显然无法单独存在,而是需要借助实物制作、规章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诸类文化载体,方能成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广义文化现实。其间以语言文字作为表现符号的文献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主要以书籍形式表现的古典文献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作者简介董洪利,1948年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开设课程有“训诂学”、“论语讲读”、“孟子研究”、“古籍注释综合研究”等,代表著作有《古籍的阐释》、《孟子研究》、《亚圣的理想》(合著)、《屈原集校注》(合著)、《楚辞集解》等。
目录
《普通高校中文学科基础教材》总序 温儒敏/1
第一章 总论
--辨章 学术 考镜源流/1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学/1
一 文献释义/1
二 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3
第二节 古典文献学的知识架构/8
一 核心层面/8
1. 校雠与目录学/9
2. 版本学/11
3. 校勘学/13
4. 古籍编纂学/14
5. 辨伪与辑佚学/19
6. 经典诠释学/24
二 一般层面/25
1. 载体与形制/25
2. 刊刻印刷/28
3. 古籍典藏/31
三 专题层面/36
1. 简帛文献/36
2. 敦煌文献/38
3. 域外汉籍/40
4. 石刻文献/43
5. 方志与族谱/45
第三节 古典文献学的价值体现/49
第二章 古籍版本学/52
第一节 古籍版本学的定义/52
一 “古籍”/52
二 “版本”/52
三 “古籍版本学”/54
第二节 何谓“善本”/55
第三节 版本学有关名词术语/57
一 单页古书的版式结构/57
二 古书的外形结构/59
三 其他名称/60
四 古书版本的类别/61
1. 以刻印时间分/61
2. 按刻印地区分/61
3. 以刻印单位区分/61
4. 以工艺区分/62
5. 以内容区分/63
第四节 书册制度/63
一 图书简史/63
1. 甲骨文/63
2. 金文/64
3. 简策/64
4. 帛书/65
5. 石经/65
二 纸的发明/66
三 纸书装帧形式的演变/68
1. 卷轴装/68
2. 旋风装/69
3. 经折装/72
4. 梵夹装/73
5. 蝴蝶装/74
6. 包背装/74
7. 线装/75
第五节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76
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76
1. 有关诸说/77
2. 几点认识/79
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80
1. 毕昇与泥活字/80
2. 各种活字印刷的发展/82
第六节 历代刻书状况及特点/85
一 宋代刻书/85
1. 监本/86
2. 公使库本/86
3. 家刻/87
4. 坊刻/88
5. 刻书特点/88
二 辽、金、元刻书/90
1. 辽国刻书/90
2. 金国刻书/90
3. 元代刻书/91
三 明代刻书/93
1. 经厂本/93
2. 南北监本/94
3. 藩刻本/94
4. 书帕本/95
5. 毛晋刻本/95
6. 坊刻本/96
7. 刻书特点/96
四 清代刻书/97
1. 武英殿本/97
2. 监本/98
3. 官书局本/98
4. 家刻/99
5. 坊刻/100
6. 刻书特点/100
第七节 古籍版本学基本技能/102
一 版本鉴定/102
1. 基本方法举例/102
2. 活字印本的鉴别/115
3. 写本的鉴别/118
二 版本考订/120
1. 意义/120
2. 怎样分析版本源流、归纳版本系统/121
3. 版本考订成果的几种表达形式/127
三 版本鉴定与版本考订的辩证关系/129
1. 目的不同/129
2. 方法不同/129
3. 二者之间又有机联系/130
第三章 古籍目录学/131
第一节 目录与目录学/13l
一 “目录”名称的由来/131
二 目录学的形成及意义/132
第二节 古籍目录的功用/133
一 指点读书治学的门径/133
二 考察学术源流的演变/134
三 了解书籍的内容,查找所需图书/135
四 考察书籍的源流,辨别书籍的真伪/137
第三节 古籍目录分类及演变/138
一 《七略》与六分法/138
二 四部分类法的产生/140
三 “四分”、“五分”、“七分”法并行/142
四 四分法正统地位的确立/146
第四节 古籍目录编制简况/147
一 《汉书·艺文志》/147
二 《隋书·经籍志》/149
三 《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150
四 宋代的几部重要目录/151
1. 《崇文总目》/152
2. 《中兴馆阁书目》及《中兴馆阁续书目》/152
3. 《宋史·艺文志》/153
4. 《郡斋读书志》/154
5. 《直斋书录解题》/155
6. 《通志·艺文略》/155
7. 《文献通考·经籍考》/156
五 明代的几部目录/157
1. 《文渊阁书目》/157
2. 《新定内阁藏书目录》/158
3. 《国史经籍志》/158
4. 《干顷堂书目》/159
5. 《明史·艺文志》/160
六 《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161
第五节 古籍目录的主要类型/164
一 从编制目的、功用上区分/164
1. 国家书目/164
2. 史志目录/165
3. 私藏目录/166
二 从内容、性质上区分/184
1. 综合目录/184
2. 专科目录/184
3. 特殊目录/185
第四章 校勘学
第五章 训祜学
第六章 辑佚与辩伪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文学科本科的教材很多,其中有些使用面还比较大。但是,这些年高校扩招,本科的培养目标在调整,大多数高校都在压缩课时课量,逐步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方向靠拢,教材也就不能不作调整。现有的多种本科基础课教材质量不错,在综合性大学较受欢迎,但对普通高校特别是地区性高校的学生来说,相对就显得比较深,课时与课量也过大,不太适应教学的需求。许多普通高校中文系老师都希望能够组织编写一套新的中文学科基础教材。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很支持这一想法。近几年每年全国大学中文系本科招生六、七万人(属于前五名的学科),其中综合大学大概还不到一万人,其他大都属于一般教学型、应用型的大学,包括许多师范学院、地区学院和大专,他们都必选中文系的七门基础课。此外,相当多的专科中文系,以及有些相关学科(如外语、新闻、艺术等等)也要求学生选修中文系的某些基础课程,中文学科每门基础课的教材需求量很大,特别是普及型、应用型的中文基础教材,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出版这套教材,无论对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育来说,都很有必要。
这套教材的设计意图主要是:
(1)第一批主要以本科基础课为主,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理论、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史10种,以后再逐步扩充,继续编写出版选修课教材(总计划大约30种),形成完整的中文系本科教材系列。
文摘第一章 总论——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学
一 文献释义
“文献”一词始见于《论语·八佾》篇:“子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礼记·礼运》篇有类似的文字:“言偃复问日: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日: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可见孔子所谓“文献”,实际是基于“礼”而言。我们知道,儒家的“礼”是囊括国家典章制度、历史文化乃至个人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庞大概念。仅从大的方面讲,就有吉、嘉、宾、军、凶五类,如果细分,则号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干”。如此广泛的内容,代代相承延续,显然既需要有成文的记录,还要有熟悉相关掌故和具体操作规程的贤才。故郑玄注《论语·八佾》篇:“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就是以文章、贤才诠释“文献”。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得更明白:“文谓典册,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子贡所谓‘贤者识大,不贤识小’,皆谓贤也。”由此可见,文献的早期含义,包括历史典籍、档案等文字资料和博学多识、熟悉掌故的贤才两方面。所谓贤才,主要是着眼于其文化记忆和口传议论,实际相当于活材料。
后记《古典文献学基础》是为普通院校中文系本科生学习古典文献学提供的教材。最初接受这个选题的时候,丛书主编温儒敏教授明确告知,这本教材一定要选最基础的内容讲,一定要讲得深入浅出。我们经过反复斟酌,决定选取传统古典文献学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内容来编写教材,即以版本、目录、校勘、训诂、辑佚、辨伪为主,其他诸如文献的载体、形制、刊印、典藏、编纂、整理等方面内容,限于篇幅,姑且从略。
至于何以把版本、目录、校勘、训诂、辑佚、辨伪等作为古典文献学最基础的内容,本书第一章“总论”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也不再赘言。
参加本书撰写者多为学力深厚、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北大古典文献专业教员,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总论》,刘玉才;第二章《古籍版本学》,王岚;第三章《古籍目录学》,许红霞;第四章《校勘学》,李更;第五章《训诂学》,董洪利;第六章《辑佚与辨伪》,张燕婴。
我们在编写之初,制定了大致统一的编写原则,但由于编写者的写作习惯、知识结构有所不同,各章的内容特点也有所不同,所以成书之后肯定会有些不统一之处,也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恳请读者诸君有以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