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北京旧闻故影书系)

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北京旧闻故影书系)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建筑,综合,
  品牌: 况晗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7730999/9787507730999

·条形码:978750773099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北京旧闻故影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的编纂历时两年,在这两年中,况晗从自己二十余年来手绘的关于北京胡同的宽线条铅笔画中选择出较为满意的作品,并重新创作了几十幅铅笔画。除此之外,况晗还到每一条所画胡同的原址拍摄了照片,并请专门研究老北京历史文化的学者陆元先生为自己的画作配写文字。陆元主要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每一条胡同名称、地域变迁及历史文化背景,每篇篇幅几百到一千字不等。陆元在写胡同时有以下原则:别人写过的,他不写;别人写过但未写清楚的,他写;别人写过但写错了的,他确有把握,他也写。图文相辅相成,共同编为一册,使《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具备了更深层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在阅读方式上也有所创新,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册,也不是艰深的学术读物或拼凑的通俗读物。读者既可以随意翻到哪篇读哪篇,又可以按照每条胡同在地理位置上的关联顺次阅读。并且书后附有作者精心制作的全北京胡同地图一张,图中的数字和该胡同画作在书中的页码对应,方便读者查阅。

《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是一本兼有艺术、建筑、历史、民俗等各方面内容的图文书。

作者简介况晗,一个用铅笔为胡同在纸上构筑另一重安身之所的人,一个二十年如一日执着地记录着城市变迁的人。他的宽线条铅笔画被业内外人士公认为最能表达出真正的老北京胡同感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1年生于江西宜丰,1989年毕业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曾荣获首届徐悲鸿奖学金。1988年在母校举办有史以来第一个学生个人画展。2002年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云峰画苑举办“留住胡同——个人宽线条铅笔画展”。作品《京都纪事》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三届新人新作展,组画《城市变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拆迁之前》入选《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出版有《留住胡同——线条铅笔画作品选》等书。

编辑推荐胡同曾是北京四九城的标志,北京文化的体现。而今飞速消逝在高楼大厦之间,只剩星星点点的孑遗,一个疯狂爱上胡同的画家,用手中的铅笔与推土机赛跑,为后人留下昔日胡同的身影。

《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是一本介绍北京胡同的图文书。画作110幅,摄影照片106幅。文字约11万字。

目录

南豆芽胡同

前拐棒胡同

墨河胡同

仓南二巷

吉兆胡同

朝阳门南小街

南竹杆胡同

东总布胡同

顶银胡同

东四四条

东四六条

东四十条

东四十二条

东四十三条

东四十四条

魏家胡同

礼士胡同

报房胡同

史家胡同

治国胡同

麻线胡同

苏州胡同

东受禄街

……

北京城市历史沿革

用铅笔和推土机赛跑

附:北京部分城市胡同位置图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北京旧闻故影书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