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莎士比亚:暴风雨(彩色印刷)(The Tempest)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儿童文学,童话故事,其他外国童话,
品牌: 玛丽·兰姆
基本信息·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32476732
·条形码:978753247673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少儿
·外文书名:The Tempest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1611年,莎士比亚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大团圆戏剧——《暴风雨》。
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由于闭门读书不理国事而被兄弟篡权,和女儿一起被放逐海上。因得到好心人的帮助,他们侥幸存活,流落到一座荒岛。普洛斯彼罗依靠书中学得的强大魔法,解救了岛上受苦的精灵,并借助精灵的力量呼风唤雨,引仇人前来,令他们悔悟、认错。最后,普洛斯彼罗以博大的胸怀宽恕了仇敌,还为女儿找到了意中人,大家离开海岛回归米兰。
画家欧伯狄克细腻地描绘了这则诗般的童话:明亮和谐的森林,变化有致的海岛风光,飞来飞去的精灵,处处洋溢着平静祥和的田园气息。
作者简介兰姆姐弟,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和他的姐姐玛丽·兰姆(Mary Lamb,1764-1847),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莎翁作品改写者。他们不仅热爱莎士比亚的剧作,而且熟悉莎士比亚时代的语言及文学。姐弟俩从莎翁的37部戏剧中精选出20部,在尽量保持原作语言精华的前提下,将这些剧本改成可读性极强的故事。
兰姆姐弟希望: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孩子们能学到一切美好、高贵的思想和行为,成为礼貌、仁慈、慷慨和富有同情心的人。
译写简介
萧乾(1910-1999),我国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他曾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作教,后赴剑桥大学学习。二战期间,他作为惟一的中国记者,亲历欧洲战场。
归国后,萧乾主要从事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好兵帅克》、《培尔·金特》,晚年与夫人文洁若合译《尤里西斯》等作品。他的其他主要著作还有《篱下集》、《梦之谷》、《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
图画作者简介
年轻时学习版画艺术的伯恩哈特·欧伯狄克(Bernhard Oberdieck,德国,1949-),具有深厚的素描功底,并且很早就立志当一名自由职业插画家。如今,他已享誉世界,作品数度入选“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插画展”。这位大师以精细的描摹著称,作画时不急不躁,擅长制造温暖、柔和的效果。他的很多作品已被收藏家收藏。
编辑推荐“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插图展”获奖者作品,童话莎士比亚。
对于儿童的热切渴望的眼睛,“童话莎士比亚”所呈现的一切就是“仙境”,充满了奇迹、生机和趣味。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剧作家、诗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说故事的人。他一生留下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2首叙事长诗。这些作品被译成各种语言,世代流传,迸发出无限的璀璨绚丽,成为文学艺术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英国小镇斯特拉特福是莎士比亚的出生地。他6岁起进入当地一所文法学校学习,28岁时便在伦敦文艺界崭露头角。此后,他成为宫廷大臣剧团的成员,创作了大量颇受欢迎的戏剧。
莎士比亚的戏剧故事往往展现最真实的人生。无论是早期华丽浪漫的喜剧,还是晚期深刻有力的悲剧,抑或那些硕果累累的历史剧,跨越数百年时空,如今依旧震撼人心。
序言这些故事是为年轻的读者写的,作为他们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个初阶。为了这个缘故,我们曾尽可能地采用原作的语言。在为把原作编写成前后连贯的普通故事形式而加进去的词句上,我们也曾仔细斟酌,竭力做到不至于损害原作语言的美。因此,我们曾尽量避免使用莎士比亚时代以后流行的语言。
年轻的读者将来读到这些故事的原作的时候,会发现在由悲剧编写成的故事方面,莎士比亚自己的语言时常没有经过很大改动就在故事的叙述或是对话里出现了;然而在根据喜剧改编的故事方面,我们几乎没法把莎士比亚的语言改成叙述的文字,因此,对于不习惯形式的年轻读者来说,对话恐怕用得太多了些。如果这是个缺陷的话,这也是由于我们一心一意想让大家尽量读到莎士比亚自己的语言。年轻的读者念到“他说”、“她说”以及一问一答的地方要是感到厌烦的话,请他们多多谅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叫他们略微尝尝原作的精华。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一座丰富的宝藏,他们得等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才能去欣赏。这些故事只是从那座宝藏里抽出来的一些渺小、毫无光彩的铜钱,充其量也不过是根据莎士比亚完美无比的图画临摹下来的复制品,模模糊糊,很不完整。这些故事的确模糊、不完整,为了使它们念起来像散文,我们不得不把莎士比亚的许多绝妙词句改得远不能表达原作的含义,这样一来,就常常破坏了莎士比亚语言的美。即使有些地方我们一字不动地采用了原作的自由体诗,希望利用原作的朴素简洁叫年轻的读者以为读的是散文;然而把莎士比亚的语言从它天然的土壤和野生的充满诗意的花园里移植过来,无论怎样总要损伤不少它固有的美。
我们曾经想把这些故事写得叫年纪很小的孩子读起来也容易懂。我们时时刻刻想着尽量朝这个方向去做,可是大部分故事的主题使得这个意图很难实现。把男男女女的经历用幼小的心灵所容易理解的语言写出来,可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年轻的读者看完了,一定会认为这些故事足以丰富大家的想象,提高大家的品质,使他们抛弃一切自私的、惟利是图的念头;这些故事教给他们一切美好的、高贵的思想和行为,叫他们有礼貌、仁慈、慷慨、富有同情心,这些也正是我们自己的愿望。我们还希望年轻的读者长大了读莎士比亚原来的戏剧的时候,更会证明是这样,因为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教给人这些美德的范例。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