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飘流记(名著名译插图本)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世界名著,欧洲,英国,
品牌: 丹尼尔·笛福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239 页
·出版日期:1959年
·ISBN:7020070582/9787020070589
·条形码:978702007058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著名译插图本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鲁滨孙飘流记》讲述了鲁滨孙的离奇遭遇。鲁滨孙听从内心的冲动,不顾父母的劝阻,执意航海,后来遭遇海难,只身流落荒岛,整整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为了能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孙发挥个人的全部心力才智,修筑堡垒、兴建别墅、开辟粮田、种植葡萄、圈养山羊、驯养鹦鹉、枪扫野人、掠来家仆,征服了蛮荒的自然,把荒凉幽僻的海岛变成了人间乐园。
作者简介徐霞村(1907一1986),原名徐元度,字霞村。曾任教于多所大学,自1947年起在厦门大学工作。译著有《鲁滨孙飘流记》《菊子夫人》(《皮兰德娄戏曲集》等二十余部;著作有((法国文学史》《南欧文学概观》、小说集《古国的人们》、散文集《巴黎游记》等。
丹尼尔·笛福(16607一1731),英国小说家,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除享誉世界的(《鲁滨孙飘流记》外,还著有《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等长篇。作品擅长描写具体的行动和环境,细节逼真,语言自然、亲切。
《鲁滨孙飘流记》(1719)是笛福的代表作,描写了商人鲁滨孙不幸遭遇海难,流落荒岛,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改善生存环境的经历。小说颂扬了劳动精神以及人与自然斗争的坚强意志,主人公鲁滨孙也因此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序言十八世纪一个英国船上的水手在航行中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他在那里与人世完全隔绝,独自生活了四年多,才被一个航海家带回英国。这件事在当时引起社会上很大的兴趣。从未写过什么文学作品、年近六旬的笛福,从这件事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而创作了《鲁滨孙飘流记》这部不朽的杰作。曾经有人说,笛福不过是取得了这个水手的手稿,并加以增补、修饰、敷衍成书而已。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也是对文学艺术的特点缺乏认识的表现。笛福自己却又暗示《鲁滨孙飘流记》是他自己一生经历的寓言。这个说法也未必是确当的。但是《鲁滨孙飘流记》确是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的。笛福是自己阶级的代言人,鲁滨孙也就是按照他的理想创造出来的人物。同时《鲁滨孙飘流记》也是富有时代特色的。
笛福的一生正是处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期,正是处在资产阶级政权逐渐臻于巩固的时期,也是手工场工业发展到机器生产的前夕。资产阶级在一六四。年以暴力取得政权,在笛福出生的那一年,即一六六O年,代表封建反动势力的斯图亚王室却又在英国复辟,在笛福二十八岁的时候资产阶级才又赶走了斯图亚王室,迎立了奥伦治的威廉。此后英国资本主义就走上了更为顺利的发展途径。在这些王室更替的同时,英国的工商业迅速地发展着。纺织业、造船业、制造业和煤铁的开采的生产量增长得很快,海外贸易空前发达,新的工商业城市在兴起,殖民地的种植业也增长很快。另一方面却是连年进行殖民战争,国内政治腐败,党争激烈,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进行极为残酷的剥削,许多自耕农沦为贫民,同时对殖民地和未开化地区进行压榨。
文摘我于一六三二年我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城的一个体面人家。我不是本地人,因为我父亲是德国不来梅地方的人。他来到英国后,起初住在赫尔城,靠做生意挣了一份家财,后来洗手不干了,搬到约克城住下,在那里娶了我母亲。我母亲娘家是一家姓鲁滨逊的很体面的人家。由于母亲的缘故,我叫鲁滨逊·克鲁兹拿,但由于英国语音的变化,现在人们叫我们的时候,或是我们自己叫起来,写起自己的姓名来的时候,就成了“克罗索”了,因此我的朋友们也跟着如此叫了。
我有两个哥哥,一个是驻佛兰德的英国步兵团的中校,他的部队早先是著名的罗加特上校带过的。后来他因为跟西班牙人打仗,在但刻尔克附近阵亡。至于我第二个哥哥,我至今还毫无所知他下落如何,正象我父亲和母亲后来不知道我的下落一样。
我在家里排行第三,任何行业都没学过。我从幼小的时候,脑子里便充满了四海遨游的念头。年迈的父亲叫我受到相当程度的教育,不仅进行家庭教育,而且还让我读乡村义务小学。父亲是要我学法律,可是我却一心一意要到海外去,其他事情都不能使我满意。我对于这件事情的倾心,使我对于母亲和朋友们的恳求和劝告,对于父亲的意志和严命,一概加以强烈的抗拒;我后来的不幸生活可能注定是由我这样顽固的怪脾气引起的。
我父亲明智而庄重看出了我的计划的危险性,向我提出了不少精辟而严肃的忠告。他有一天早晨把我叫到他的房里(他害痛风病不能行动),对我甚为恳切地劝了一番。他问我,我除了仅仅为了出去瞎跑以外,有什么理由要离开家庭和故乡。他认为,我在家乡很有机会仰仗亲友的引荐,立足于社会,且很有希望靠自己努力和勤勉,挣一份家财,过一辈子快乐而安适的日子。他告诉我,那些到海外去创业,去冒险,去以非常的事业显身扬名的人,一般都是穷无立锥之地的人,否则就是富于资财和野心的人。可是这两种情况对我来说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他说我的地位在中间,或者说是中间阶层。他以他多年的经验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最能给人以幸福,既不象那些上层人物,被骄奢、野心,以及彼此倾轧的事情所烦恼,也不象那些体力劳动者,必须受尽千辛万苦。他告诉我,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这种地位是幸福的,那就是,所有人都羡慕这种生活,许多帝王都常常恨不得自己出生于贵贱两种人之间,慨叹他们的高贵出身的不幸后果,许多古来有智慧的人都证明这种地位是幸福的标准,因为他们经常向神祈祷,希望既不要过于富有,也不要过于贫困。
他叫我注意到下层社会和上层社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