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的邀请:做个好人(培文书系·大学之旅)(An Imvitativn ta Ethics)
分類: 图书,哲学,伦理学,综合,
品牌: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4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1140894/9787301140895
·条形码:978730114089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培文书系·大学之旅
·外文书名:An Imvitativn ta Ethics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伦理学的邀请:做个好人》是一位父亲对15岁儿子的长篇独白,提出如何能过上好生活的建议——看似老生常谈,却又别有深意,并会时不时打动人心。这是一本可以对孩子成长持续起作用的书,一本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共同分享的书,一本所有的孩子、父母、学生、老师都应一读的书。
作者简介费尔南多·萨瓦特尔(Fernando Savater,1947- ),西班牙马德里中央大学哲学教授,著名哲学家,被誉为“西班牙的萨特”。欧洲著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被称为“西班牙的拉什迪”,2000年作为BastaYa民众运动的代言人获Sakharov人权奖。另外还曾获Anagrama奖、Fernando Abril Martorell奖、Cerecedo Cuckoo奖、奥尔特加·加塞特新闻奖等。2003年5月曾代表西班牙与哈贝马斯、德里达等7位公共知识分子一起联名发表文章,挑战美国霸权,呼吁打造核心欧洲。主要作品有:《尼采的思想》、《伦理与政治》、《教育的价值》,其中最有名的为普及性的《哲学的邀请》与《伦理学的邀请》。
编辑推荐《伦理学的邀请:做个好人》首版于1991年,现已译成近30种语言,发行30多个国家,单在西班牙已重印60多次。《伦理学的邀请——做个好人》曾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书一起被评为"20世纪20本最有影响的哲学著作"。
目录
献辞
忠告——与教学无关
前言
第1章伦理学的起源
第2章命令、习惯与任性
第3章依愿行事
第4章给自己一份好生活
第5章醒醒,宝贝儿!
第6章蟋蟀小佩佩现身
第7章站在他人的位置上
第8章非常乐意
第9章大选
后记你应该自己好好琢磨
附十年之后 面朝新千年
……[看更多目录]
序言阿玛多尔,我常常有好多话想说给你听,但我始终都是一忍再忍,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因为作为你的父亲,我已经给你带来了很多困扰,更别提我还时常会仗着哲学家的身份给你火上浇油(我猜你有时肯定会在心底抱怨:我怎么会摊上你这个哲学家爸爸!)。我明白,孩子们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而且我也不想再遇到我的一个加利西亚1朋友这样的经历:有一天,他跟他五岁的小儿子,安静地坐在岸边看海。突然,小鼻涕孩儿满怀梦想地说:“爸爸,我想跟你和妈妈一起出海,开条小船在水上散步。”我这位多情善感的朋友心里一动,领结上方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文摘第1章伦理学的起源
有些科学研究,只是出于了解新事物的兴趣;另有一些,是想掌握制作或使用某物的技能;总的来看,大部分都是为了得到一个工作岗位并以此谋生——如果我们感觉不到钻研这些东西的好奇和必要,大可将其忽略不计。很多知识都非常有趣,但要没有它们,人们一样能过得轻松愉快。就拿我来说,既不懂天体物理学,也没有做细木工活儿的手艺——对好多人来说,它们能给他们带来多么大的满足呀——可这并不妨碍我活到今天。而你,如果我没弄错的话,足球踢得溜溜转,却对棒球一窍不通,但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你照样开开心心地看着世界杯、美洲杯和各种各样的这杯那杯。
所以我想说,有些东西可以学也可以不学,只是一个愿不愿意去学的问题。由于没有人可以掌握一切(更不用说懂得一切),我们只能谦逊地作出选择,正视自身的懵懂无知。不懂天体物理、不懂细木工活、不懂足球,甚至不会读书写字,仍然可以生存,尽管生活状况可能会糟糕些,可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地球照样转,太阳照常升起。不过,我们也必须明白一些道理,比如从六楼阳台跳下去,对身体可不是件什么好事,吃钉子(冒犯遵从苦行主义的苦行僧人们了!)和氢氰酸也不能让人长生不老,或者如果每次碰见邻居都拳脚相加或怒目相向,不仅自己感觉不好,早晚也会引发事端。类似这些事情,乍看上去似乎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足轻重,其实非常重要,活着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但有些方式却让人不能好好地活,说得严重点就是没法去活。
总之,在所有的智慧当中,至少有一种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判定哪些事适合做,哪些事不适合去做,这里所说的事,包括食物、行为、态度在内。当然,我所说的“适合”,是建立在想要继续活下去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巴不得早点离开这个世界,那他的确可以喝些碱水,或者到处惹是生非,给自己树下死敌。这里,我们把自杀的趣味尊重地放在一边,先假设大家都愿意选择继续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适合这一目的的事物称为“好”(因为我们感觉“好”),而把所有让人感觉不好的事物称为“坏”。弄明白什么是适于我们的,也就是分辨好坏,正是我们所有人都在试图寻求的能力——不管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就像我前面讲到的,有些东西对身体有好处,有些东西对身体就没有好处,所以必须掌握什么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吃;或者说要明白,火可以用来取暖,也可能烧死人,水可以解渴,也会把人淹没。但在有些时候,事情并没这么简单:比如某些药物能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