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综合,
品牌: 朱炜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74 页
·出版日期:2001年
·ISBN:9787561724910
·条形码:978756172491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把小学的班与队的工作结合起来论述,是一个新的尝试。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理由:一是小学班主任大多兼任中队辅导员,可以说两项职责集于;二是他们的教育对象是同一个群体,即班上的学生都是少先队员,少先队员也就是班上的学生。为此,班与队的工作有许多共通之处。为了使学习者对班队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尝试把两者综合起来进行探讨。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班与队的教育侧重点是不同的,为此,在《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各章中对两者还作了对比性分析,并对各自的特殊分性别进行阐述。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力图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班队工作,并以为此主线贯穿全书。《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重在不客观存在致用,强调实践性。在阐述小学班队工作原理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并有具体操作过程。同时,专列一章“班队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每章后面有附录,为学习者提供典型案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现代小学教育与小学生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一、小学教育的性质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现代的小学生与小学教育
一、现代小学生的特点
二、面向21世纪的人才素质和现代小学教育
附录:旨在促邂人的发展的教育
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的五大优势与四大问题
第二章 班队工作的意义与理念
第一节 班队的含义、由来及性质特点
一、班级的含义、由来及性质特点
二、少先队的含义、由来及性质特点
第二节 班队工作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一、班队工作的意义
二、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关系
第三节 班队工作的理念
一、学生主体观
二、知行统一观
三、可持续发展观
四、全局、全面观
附录: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
第三章 班队工作的内容与原则
第一节 班队工作者的职责与任务
一、班队工作者的主要职责
二、班队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班队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班级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少先队工作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班队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正面教育原则
二、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三、适应年龄特征与因材施教相统一原则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原则
五、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相统一原则
附录:让孩子发现自己
“飘扬吧,队旗!”——少先队活动实录
第四章 班队工作者的素养
第一节 政治思想素养
一、政治素养
二、思想素养
第二节 学识素养
一、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二、精深的专业知识
三、广博的知识视野
第三节 道德素养
一、加强对自身的道德要求
二、热爱班队工作,有专业奉献精神
三、运用“道德”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第四节心理素养
一、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对学生有同情心
三、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四、具有自我控制能力
第五节实践能力
一、谈话沟通能力
二、活动能力
三、创新能力
附录:学生情况调查摸底表
--一种有效快捷的了解学生的方法
成人向孩子学什么?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十种错误方式
第五章班队建设
第一节班队建设的意义
一、班队建设的必要性
二、班队集体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班队建设的基本构架
一、班队思想建设
二、班队组织建设
三、班队制度建设
四、班队环境建设
附录: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成长史
主题队会:“团结就是力量”
第六章班队中的人际互动与教育
第一节班队中的师生互动
一、师生互动的实质
二、师生互动的性质与类型
三、影响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
四、师生互动的基本准则
第二节班队中的个别教育
一、优等生的教育
二、中等生的教育
三、差生的教育
第三节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教育
一、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点
二、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附录:魏书生的差生转化奇招
有效班级管理十五法
第七章班队活动的组织与设计
第一节班队活动概述
一、班队活动的含义及其教育意义
二、班队活动的原则
三、班队活动题材的来源
第二节班队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主题教育活动
二、班队例会
三、班队文艺活动
四、班队体育活动
五、班队科技活动
六、班队劳动
七、班队游戏活动
第三节班队活动设计案例
一、班级主题活动设计实例
二、少先队主题活动设计实例
三、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设计实例
附录:在“玩”中学
展统宇航的新天地
教育的艺术--记新学期的第一堂班会课
第八章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第一节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一、学校与家庭合作的必要性
二、家校合作的主要类型及具体形式
三、关于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反思及其改进设想
第二节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一、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必要性
二、学校与社区合作的组织形式
附录:让家长走进课堂
--班主任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问卷:教师对家校合作活动的态度
问卷:家长需求调查
第九章班队工作研究
第一节班队工作者从事科研的基本原理
一、“一切为了儿童”的科研
--发扬科学人文主义精神
二、研究过程的性质--行动研究
三、行动研究的实施原理
第二节班队工作的研究课题
一、科研课题的产生条件
二、研究课题举例
附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看更多目录]
序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发展,教育事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日益提高,并迫切要求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受教育者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期来,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教师的学历是中师毕业,少数是大专毕业,这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而,我国小学教师学历层次逐步向本科过渡是大势所趋,是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教育史上看,原来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直到100年前,当人们意识到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教师,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后,才开始由专门的学校来培养教师,于是产生了单轨制的、封闭式的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这对提高教师的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培养小学教师,开始时招收小学毕业生,后来招收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学历层次从中师到大专,到本科。由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教师,因受过系统的、专门的训练,所以教学适应性较强。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小学教师一般都是由中师毕业生担任;80年代中期之后,在少数地区和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1997年4月,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领导下,专门成立了一个课题组,研究本、专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问题,并向教育部申请将小学教育专业列入高等教育专业目录。
文摘(一)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它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所应该遵守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衡量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所谓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的一种理想和精神。
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但是,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中,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社会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应该服从和服务于社会。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集体主义所强调的是个人利益的取得应该与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应该提倡: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②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从根本上保证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③维护和满足正当的个人利益。
在我国,人们在协调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必须遵循集体主义原则,同时还应该依据一些具体的行为标准,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小学班队建设中应该坚持进行下面一些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教育。
1.爱祖国
爱祖国就是祖国的利益和荣誉高于一切,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小学生,应该要求他们从身边事做起,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逐步伸展到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从小事做起,把在班级、学校、家庭日常的文明礼貌、交友往来作为起点,培养爱心,增进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