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药学,综合,
品牌: 陈蔚文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4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2314941/9787802314948
·条形码:978780231494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药学》在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的炮制及中药的性能、功效、配伍、用药禁忌、用法用量等基本理论知识。各论共收载常用中药500味(含附药),按主要功效归类,分21章介绍。
编辑推荐《中药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药学》是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吸取本学科现代研究成果编写而成,旨在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中药基础理论、应用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目录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一节中药的起源
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
第三节中药的贮藏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炮制的目的
第二节常用炮制方法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四气
第二节五味
第三节升降浮沉
第四节归经
第五节毒性
第五章中药的功效
第六章中药的配伍
第七章用药禁忌
第八章用药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中药的用药剂量
第二节中药的用法
各论
第九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叶(附药:紫苏梗)
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白芷
细辛
苍耳子(附药:苍耳草)
辛夷
葱白
胡荽
柽柳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升麻
葛根(附药:葛花)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第十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寒水石
芦根
天花粉
竹叶
淡竹叶
鸭跖草
栀子
夏枯草
决明子
谷精草
密蒙花
青葙子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苦参
秦皮
白鲜皮
椿皮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药:忍冬藤)
连翘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穿心莲
野菊花
贯众
鱼腥草
金荞麦
蒲公英
紫花地丁
败酱草
大血藤
土茯苓
白花蛇舌草
射干
山豆根
马勃
胖大海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
重楼
拳参
半边莲
半枝莲
山慈菇
熊胆(附药:引流熊胆粉)
漏芦
白蔹
四季青
绿豆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紫草
水牛角(附药:水牛角浓缩粉)
第五节清虚热药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第十一章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第二节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甘遂
京大戟(附药:红大戟)
芜花
商陆
牵牛子
巴豆
千金子
第十二章祛风湿药
第一节祛风湿止痹痛药
独活
威灵仙
川乌(附药:草乌)
防己
马钱子
雷公藤
两面针
徐长卿
松节
寻骨风
海风藤
海桐皮
第二节祛风湿舒筋活络药
秦艽
木瓜
蚕砂
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
乌梢蛇(附药:蛇蜕)
稀莶草
臭梧桐
络石藤
桑枝
老鹳草
伸筋草
路路通
丝瓜络
穿山龙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千年健
雪莲花
第十三章化湿药
广藿香
佩兰
苍术
厚朴(附药:厚朴花)
砂仁(附药:砂仁壳)
豆蔻(附药:豆蔻壳)
草豆蔻
草果
第十四章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赤茯苓、
茯神)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冬瓜皮(附药:冬瓜子)
玉米须
葫芦
香加皮
泽漆
蝼蛄
荠菜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
滑石
木通
通草
瞿麦
扁蓄
地肤子
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
石韦
冬葵子
灯心草
萆薜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
金钱草
虎杖
地耳草
垂盆草
溪黄草
第十五章温里药
附子
肉桂
干姜
吴茱萸
丁香(附药:母丁香)
小茴香(附药:八角茴香)
花椒(附药:椒目)
高良姜
胡椒
荜茇
荜澄茄
第十六章理气药
陈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
化橘红)
青皮
枳实(附药:枳壳)
木香(附药:川木香)
香附
乌药
沉香
檀香
川楝子
荔枝核
佛手
香橼
玫瑰花
薤白
大腹皮
柿蒂
刀豆
甘松
九香虫-
娑罗子
绿萼梅
第十七章消食药
山楂
神曲
麦芽
谷芽
莱菔子
鸡内金
鸡矢藤
第十八章驱虫药
使君子
苦楝皮
槟榔
南瓜子
鹤草芽
雷丸
芜荑
鹤虱
榧子
第十九章止血药
第二十章活血化瘀药
第二十一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二十二章安神药
第二十三章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四章开窍药
第二十五章补虚药
第二十六章收涩药
第二十七章涌吐药
第二十八章杀虫止痒药
第二十九章拔毒生肌药
附录成方制剂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门医学学科。通过中西医的优势互补,许多疾病,尤其是一些疑难疾病的诊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临床医学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越来越倾向于中西医结合诊疗疾病,由此中西医结合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不少高等医药院校(包括高等中医药院校和高等医学院校)适应社会需求,及时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或称中西医结合专业),甚至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系、中西医结合学院,使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迅速在全国展开,有些院校的中西医结
文摘第四节温经止血药本类药物药性温热,能温内脏,益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具有温经止血之效。适用于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证,如便血、崩漏、紫癜等出血13久,血色暗淡者。此外,本类部分药物尚有温里散寒之功,又可用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腹痛及下焦虚寒之少腹冷痛、痛经、月经不调等。在应用时,若属脾不统血者,当与温阳益气健脾药同用;若属肾虚冲任失固者,宜配伍补。肾暖宫固摄之品。本类药物药性温热,热盛火旺之出血证忌用。艾叶Aiye本品首载于《名医别录》,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iet Vant的干燥叶。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称蕲艾。夏季花未开放,枝叶茂盛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生用、捣绒或制炭用。本品气清香,味苦。主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香烩烯、13一蒎烯、龙脑等。尚含有三萜类、黄酮类、桉叶烷类及甾醇类化合物。【主要性能】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应用】1虚寒性出血证本品味辛气香,性温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尤善治下焦虚寒,冲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等,常与固崩止血、养血调经药配伍,如《金匮要略》胶艾汤,以之与阿胶、当归、芍药等同用。2虚寒性腹痛本品辛散苦燥,性温热,有温经散寒止痛作用,适用于虚寒性腹痛。治脾胃虚寒引起的腹中冷痛,每配伍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品,如干姜、陈皮等。治妇女宫寒腹痛、经行腹痛,常配伍散寒调经、温养气血之品,如《仁斋直指方》艾附暖宫丸,以之与香附、当归、肉桂等同用。3月经不调。胎动不安本品有温经止血、止痛、调经安胎之效,为妇科调经安胎要药。对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及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每以《金匮要略》胶艾汤为基本方,加配补肝。肾安胎之品,如续断、杜仲、桑寄生等。此外,本品外用有除湿止痒之效,可治湿疹瘙痒、疥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