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子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分類: 图书,哲学,中国哲学,先秦哲学,名家,
品牌: 谭叶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121 页
·出版日期:1999年
·ISBN:9787101015324
·条形码:978710101532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公孙龙子译注》:先秦诸子文中,聚讼最多的是《墨经》《公孙龙子》。近代研究者多称此两家为相敌对的学派。作者对《公孙龙子》的句读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全书文义提出了许多新的解释,并对《墨经》中相关的文字也提出了新的解释。由于这些解释都是对原著字斟句酌反复辨证而得出的,大体能以语句的合理性为基础,揭示出平实的逻辑思维,可说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公孙龙子》为中华书局“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之一种。
目录
序——朱祖延
序——王 毅
前言
白马论(道藏本原第二)
指物论(道藏本原第三)
通变论(道藏本原第四)
坚白论(道藏本原第五)
名实论(道藏本原第六)
迹府 (道藏本原第一)
附录一 墨经部分篇章条目
小取篇
大取篇摘录
经篇下“狂举不可以知异”条
经篇下“仁义之为外内也非”条
经篇下“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条
经篇下“火不热”条
经篇上“坚白不相外也”条
经篇下“狗犬也”条
经篇下“知狗而自谓知犬过也”条
经篇上“举拟实也”条
经篇下“彼此彼此与彼此同”条
经篇下“或过名也”条
经篇下“俱一唯是”条
经篇下“偏去莫加少”条
附录二 公孙龙事迹及学术思想之记载
引用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公孙龙子,一书,文至简括,而多奥言隐词。欲句读训释之,非慎守校勘训诂之法则、推寻逻辑思维之脉络,盖难以程功。同学旧友谭业谦君撰
昔年瑞安李雁晴先生授训诂学于南京中央大学,谭君聆其绪论。雁晴先生接其乡先正孙氏诰让之薪传,作《定本墨子闲诂校补》,亦矜慎谨严之书也。谭君兹作以名墨互释互证,守训诂考据家言,不悖所学,可谓希风于昔贤,克绍师门之坠
文摘龙舆孔穿会赵平原君家。穿曰:“素闻先生高谊,愿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此术,则穿请为弟子。”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耳。今使龙去之,则无以教焉。且欲师之者,以智舆学不如也。今使龙去之,此先教而后师之也。先教而后师之者,悖。且白马非马,乃仲尼之所取。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①,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②,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夫是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而非龙异白马于所谓马,悖。先生修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学而使龙去所教,则虽百龙固不能当前矣。”
孔穿无以应焉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