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学导论(音乐教育学理论丛书)(Music Education)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综合,
品牌: 沃尔夫岗·马斯特纳特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61760048
·条形码:978756176004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音乐教育学理论丛书
·外文书名:Music Education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关于这本基础理论书籍的写作,伟大的哲学家卡尔·R·坡珀强调"客观认识"一词。当然,他可能错了。这个词显然不能为漫不经心地研究或者草率地写作寻找藉口,而应是科学地陈述,因为人类的思想常常容易出偏差,而真理的揭示也未必永恒。科学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知识结构的重大改变。真理的品质不是建立在单一的关于真理的概念之上,而是关于真理的各种迥然相异的理念。我们对世界的感观认识与我们精神理念以外的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感知世界与世界本身并非同质。
目录
第一部分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
人类学论点
音乐教育的四个基本方面:目标、课程、学习与方注
心理学方面
音乐与医学
第二部分音乐教育的范例、概念和原则
以音乐活动为主导的音乐教育
听力、感知与演绎
多元审美教育
奥尔夫、科达伊等
新趋势:音乐、整体观和有效利用
第三部分课堂教学中选用的方法、领域和例子
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中的自我管理
协奏曲:从最初理念到学生作曲
清唱剧:从唯灵主义信仰到"末日启示"的追寻
你好,德沃夏克先生:音乐家传记的课堂教学
生活音乐:选用原曲、改编曲和即兴曲
音乐和迷醉:萨满巫术、狂欢锐舞派对和音乐疗法
先锋派,后现代主义,走向未来
音乐教育中的人声和歌唱
跨文化主题:《图兰朵》
……[看更多目录]
序言关于这本基础理论书籍的写作,伟大的哲学家卡尔·R·坡珀强调“客观认识”一词。当然,他可能错了。这个词显然不能为漫不经心地研究或者草率地写作寻找藉口,而应是科学地陈述,因为人类的思想常常容易出偏差,而真理的揭示也未必永恒。科学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知识结构的重大改变。真理的品质不是建立在单一的关于真理的概念之上,而是关于真理的各种迥然相异的理念。我们对世界的感观认识与我们精神理念以外的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感知世界与世界本身并非同质。
就这个意义而言,我也可能出错。我的某些论点在二十年后可能是错的,而很多与我观点不同的意见却有很好的论证支持。因此,这本书绝不能被理解为音乐教育的定则,而是对音乐教育不同领域的探讨。我希望通过该书引发对音乐教育的讨论,并取得进展。音乐教育不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它体现了文化现象与政治主张、神经生物学决定的客观事实与人的主观意志、情感交流与技巧运用之间激烈的交叉碰撞。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而言是相对年轻的。三十年前,欧洲首度在音乐教育领域开设博士学位。
文摘第一部分
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
1.1人类学论点
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历史学方面的发现,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音乐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生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几乎没有哪一种文化不包含音乐。音乐和人类似乎无法分割。
音乐、象征和表达
人类在设计自己的生活和营造生存空间时,不仅会考虑到实用性,而且往往会超出功能性的需要,这种现象似乎与其他各方面的根本情况一致。低等动物似乎是按照感觉和运动、生命的新陈代谢以及繁殖的生物习性生存下去的。这种纯粹意义上的生命交响曲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低等动物有任何文化,但是事实上我们并不能从科学角度证明低等动物没有自己的文化。
尽管如此,动物们会建构自己的生存空间。动物的巢穴往往结构复杂,堪称建筑中的杰作,但这些杰作看上去完全严格遵循功能性原则,而非出自美学意图。但是,人类似乎倾向于从功能和美学双重特征出发来构造自己的生存空间。美带给人的感受似乎并不仅仅是性刺激,美与人类的天性有基本关联。
美学与艺术的另一个本质特征为象征性和精神性。尽管我们尚不能断定动物是否具有相似的生活态度,但是象征性和精神性两者似乎都超越了单纯的生物学功能的范畴。人类的大脑装满了象征性的表达和阐释性的理解,挥手示意“再见”、给别人送花以示“我爱你”或“请原谅”、爱国歌曲、纹章图案、纪念品--这些姿态和实物都超出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含义,这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而且是象征性的符号!